最近,一部名為《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電視劇火了。
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這部電視劇到底有多火。該劇于2017年6月22日在兩家電視臺和網站上播出,6天時間里,收視率就從首播排名第7位躍升至第1位;在網站上線11天,播放量即將突破20億。以致微博、微信朋友圈甚至街頭巷議都能看到或聽到與該劇相關的談論。
這是一部古裝劇,該劇的主人公司馬懿,對于觀眾而言并不陌生。無論是名著《三國演義》還是史書《三國志》、《晉書》都有他的身影。可以說,這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在小說《三國演義》里,他是諸葛亮的死敵,是諸葛亮北克中原、興復漢室的主要障礙。而在史書上,一方面他是曹魏的功臣,為曹魏抵御外敵,平定遼東;另一方面他又以高平陵之變解除了曹氏的兵權,成為晉朝的奠基人,被奉為高祖宣皇帝。
當然,傳統的正史在中國的民間并不暢銷。中國老百姓所熟知的歷史往往來自說書人那經過加工之后的口述,抑或來自戲曲舞臺上那些臉譜化的唱念做打。因此,在民間,司馬懿的形象則是一副長著兇惡嘴臉的奸臣,是被諸葛亮多次羞辱的對象。
然而,到了這部電視劇中,司馬懿成為了全劇的主角,一切情節都圍繞著司馬懿的故事線索來展開。其中甚至不乏許多顛覆性的情節,如華佗的剖腹產、意圖陷害司馬家的楊修等等。盡管這些情節與此前觀眾們所熟悉的三國故事有很大出入,但《軍師聯盟》在觀眾心目中仍不失為是一部良心之作。
在許多觀眾看來,這部電視劇是否與歷史相關早已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正如葛劍雄先生前不久寫文章稱:“誰會傻到通過游戲學歷史。”同樣的,觀眾們也不會傻到通過電視劇去學歷史。《三國演義》本身也只是小說,前前后后有那么多版本,只不過是被演繹出了不同的方式。因此,更多的觀眾在看待《軍師聯盟》這部片子的時候,是跳出了“歷史劇”這個概念,而無需去苛責它是否符合歷史。
這種觀念的變化來自人們對于娛樂定位的變化。在知識匱乏的時代,人們無論是聽評書還是看戲,多多少少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知識儲備。而在全民接受教育的時代,這樣的儲備就顯得無關緊要。更何況如今的互聯網已經讓人們可以輕松查找到任何他們所要了解的歷史知識。娛樂的功能變得更加純粹,而評價標準也變得更加簡單。
于是,觀眾在看《軍師聯盟》時,看得并不是劇里面給他們傳遞的歷史。他們更多看的是演員們的演技、場景的美觀、臺詞的內涵以及主創人員在劇里所融入的對于戰爭與人性的態度、在解讀歷史人物時的崇敬與悲憫……
這種觀眾態度的轉變,進而也影響到了電視劇定位的轉變。在此之前,有關古代歷史場景的電視劇,統稱為“歷史劇”。然而這種大范疇的劃分本身是經不起推敲的。古典的四大名著皆屬小說,并非真實的歷史,如《西游記》是神話,《紅樓夢》更是完全的架空。按理說,這些都不應該算“歷史劇”,卻又都被劃入了“歷史劇”的范疇。
因此,如《軍師聯盟》、《瑯琊榜》、《甄嬛傳》等電視劇,只能被稱為是“古裝劇”,而非所謂的“歷史劇”。當然,觀眾在看一部“古裝劇”時,根本不需要進入到所謂的歷史場景中去,一部好的“古裝劇”即使如《瑯琊榜》一樣純粹架空,也能為觀眾所喜愛。原因就在于,這個時代的觀眾早已不需要從電視劇中獲得知識,而是要從中獲得思考。
也正如《軍師聯盟》的制片人兼主演吳秀波所說:“我們既要讓它燒腦,又不能讓它太燒腦。”(鳳凰網評論員 傅斯鴻)
編輯:
林馥榆
關鍵詞:
上海;吳秀波;軍師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