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內心崩潰的不止我一個人。畢竟就在兩天前,咱剛剛才被五星級酒店里擦完馬桶擦水杯的抹布惡心到。一個江湖上被稱作“花總”的人,偷拍了30多家酒店打掃客房的過程,選了其中
14個做成視頻,所有的片段里,客人用過的浴巾或者毛巾都變成了抹布,從水池擦到水杯,一條擦所有。敢情“五星級”的抹布,也有獨到之處,一塊就夠了,囊中羞澀的我們無緣體驗,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
五星級酒店也遠不是第一次中招了,去年9月,一家測評機構發現多家五星級酒店不換床單。同年底,“花總”視頻里的同款驚嚇,在哈爾濱三家五星級酒店上演,那回被“物盡其用”的是馬桶刷,畫面完全不能細想。
這一切讓人忍不住懷疑,“一塊抹布打天下”已成為酒店行業的潛規則了嗎?2014年年底,江蘇泰州市在市內抽取了60家酒店樣本做調查,結果沒有一個衛生檢查項目的合格率超過40%,其中“清潔工具和抹布使用規范”一項,合格率僅有1.7%。一個星級酒店前員工向媒體爆料,有時候主管檢查,哪里瑕疵擦哪里,也是一塊抹布搞定所有地方。不論你貧窮或是富有,住的酒店豪華還是簡陋,在客房杯具這件事上,都得“同呼吸共命運”,想想也挺悲劇的。
“花總”的視頻火了之后,更多人了解到了一種叫“隔臟睡袋”的產品,據說有了它,媽媽就再也不用擔心我出差住的酒店不換床單了。對了,毛巾牙刷水杯能自帶就盡量自帶,保潔阿姨拿什么洗杯子從此也不再與我相干。發現沒,每當出現質量與安全事件,人們的第一反應總是“消極自救”。更終極的自救辦法是,盡量別出差,這樣就不用住酒店了。
消極自救的反應出于求生本能,但其實并不現實。一退再退,安全感也不會加倍。說起來我們選擇住星級或者連鎖品牌酒店,在大平臺點外賣,原本圖的就是品牌背書,然而真相叫人失望。如果一個行業出現整體性的漏洞,任憑你再聰明、再謹慎,估計也難免不挨刀。那能怎么辦呢?轉發錦鯉求好運,期盼倒霉的事兒別落到自己頭上么?
錦鯉是靠不住的,沒聽說過魚只有七秒鐘的記憶么。這個結論早被果殼網辟謠了,可有些企業的記憶力倒是真不怎么樣,上熱搜、鬧出轟動案件,似乎完全不能令其改過自新。說起來,也不是沒人懲罰他們啊。2011年衛生部發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明明白白規定了處罰措施,可一直到“逾期不改正”的情形,也不過是處以“兩千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罰款,除非情節嚴重,可以停業整頓、吊銷執照。咱們的執法部門或許很辛苦很賣力,但能給酒店帶來多少教訓呢?
出狀況的行業天差地別,但有個共性,就是擴張速度驚人。別看五星級酒店望之不可及,這些年布局的速度著實不慢,三五年前酒店業界就開始質疑,跑這么快是不是符合供求規律。擴張迅猛,又有營收壓力,服務質量下降幾乎是必然的。有的保潔阿姨一上午要清掃十幾間房,主管一天要檢查一百多個房間,本該細致的活兒都量產了,能指望質量么?
順風車司機殺人案件接連發生后,人們驚異地發現,這么大體量的網約車平臺,客服都是外包的?头藛T都是廉價的標準化操作工,除了發幾塊錢的紅包賠償,幾乎沒有什么權限。也難怪,緊急狀況出現時,平臺的應急效率那么匪夷所思。可是平日相安無事的時候,誰也察覺不到問題。看不見的地方最容易被犧牲,畢竟做得好短期也沒什么回報,做不好別人也很難知道,僥幸的時候,什么后果都沒有。
看不見的地方最難監督!盎ǹ偂钡耐蹬男袨榈拇_有道德風險,可帶來的震懾卻是常規監督難以企及的。監督酒店衛生可能是世界級難題,即便是發達國家,也時常曝出類似問題。但良好的制度仍有啟發意義,比如引入職業調查員,不定期暗訪、公開調查報告,讓監督更規范,也更日常。
某個行業的安全質量問題被曝光時,人們最討厭的論調大概就是“這只是個別現象”。且不說“個別現象”如何定義,“個別現象”的背后,難道真沒有需要反思的系統性弊病么?坊間傳言,“花總”的信息在他曝光的酒店內部群里流傳,提醒客房“注意”。去年9月,一個客人使用和“花總”相似的手法,曝光了華住旗下全季酒店用毛巾擦馬桶,結果發現自己被華住“標注”。出了問題先“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跟蒙住雙眼有什么區別?蒙得住雙眼,可蒙不住天。(張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