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爆料貴州某三甲醫院“停用部分醫療耗材”的文章刷屏朋友圈,文章稱該醫院停止所有止血防粘連材料、吻合器、切割器等的使用,并且“增加收治低高值耗材使用的患者,嚴控收治需高值耗材的患者入院”,目的是“為了控制醫療支出”。
12月20日,貴州省衛計委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網傳消息并不屬實,經調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停用了部分輔助性的可用可不用的耗材,并未停止臨床必須用藥。
此事在社會上引發熱議,各地醫生紛紛加入“吐槽大軍”,比如河南某三甲醫院的一名內科主治醫師發微博表示,“所有的耗材都限制了,胸腔穿刺包都斷貨了,有胸水,請忍著”。而普通人士普遍感到駭怪,為自己將來看病可能遇到的困境憂心忡忡。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醫院為了控費而限制醫用耗材的使用,本身并沒有錯。一個地方醫保收入及增長速度是有限的。據貴州省衛計委解釋,今年以來,貴州省醫療費用增長快速,超過該省居民消費指數增長速度,呈不合理增長之勢。不合理增長未必就沒有貓膩。控費符合公共利益。
需要探討的只是控費的手段。在醫療活動中,患者情況、治療方案千差萬別,哪些耗材該用、哪些耗材不該用,需要視情況區別對待,不可簡單粗暴“一刀切”。
既然是控費,下達某些控制指標可以理解。2015年,國辦印發《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17年將藥品在醫療費中占比控制在30%以下,耗材占比在20%以下。但據醫生和社會人士反映,這在一些地方被扭曲成配額管理,變成削足適履。
比如為了符合限制高值耗材的要求,醫院有選擇地收治病人;又比如公立醫院不讓用進口心臟支架,后來去私立醫院也不讓用,原來都實行配額制。如果這些情況屬實,控費就變成了形式主義,數目字壓倒了民生醫療需求。
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還是要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一方面政府要控費,另一方面醫院又總想拉高醫療費用,包括多用耗材、用高值耗材。要壓制醫院的利益沖動,政府方面要做的就是調查研究、理清因果、對癥下藥,綜合施策,建立規范。醫院既要控費,又要不折不扣治病救人。
這場輿論風波,還提醒我們,任何政策出臺都需要與民眾進行雙向信息溝通,爭取理解、信任與合作。貴州省衛計委官員指風波“是一些利益方的不合理利益空間被醫院科學控費措施壓縮了引起的”,應該說,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但如果不對公眾進行詳細解釋,許多人意識不到這個層面。
公共政策必須高度重視公共傳播。涉及重要公共事務,如果由官員或專家出面,主動向公眾做些宣導,讓大家對相關知識、政策及其意涵有所了解,相信其效果跟有關部門“只做不說”會大相徑庭。“先發制人”的政府公關總比事后被動回應好很多。(楊于澤)
編輯:
林馥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