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1日消息(記者林馥榆)10月31日,“鄉遇外岡好豐景 和美嘉鄉話振興”2025年全國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暨嘉定區外岡鎮“藝述岡申”主題活動舉辦。

活動以“紅色記憶·星火岡灣”“古韻新潮·藝述岡申”“海派江南·和美嘉音”三大篇章為主線,通過百姓自編自演的歌舞、戲曲、小品等表演,集中展現了外岡鎮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鄉村振興的蓬勃氣象。

2025年全國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舞龍表演開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舞龍表演率先點燃全場熱情,隊伍中不乏國際面孔。蘇丹小伙葉問分享了他學習舞龍并錄制視頻分享的喜悅。他坦言,作為“新手”,一邊舞龍一邊協調步伐頗具挑戰,要不斷練習才能動作流暢。為了更好記錄這段經歷,他將自己的學習過程拍成短視頻分享到社交媒體,收獲了不少網友的點贊。“我一直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我以前只在電視里看過舞龍,這次能有機會表演,我特別高興。”

值得一提的是,由望新小學的學生們表演的彈詞開篇《心聲》,不久前登上了全國群眾文化領域最高獎“群星獎”的終評舞臺。此外,表演唱《外岡游擊隊》、小品《活成一棵樹》、歌曲《你的名字叫外岡》等特色節目,以及來自昆山、太倉的昆曲與國樂表演,輪番上演,生動講述了外岡的紅色歷史、當代故事與區域文化融合,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2025年全國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活動的成功舉辦,也離不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持續完善。作為活動場地的“兩校兩中心”廣場,是外岡鎮重要的新型文化地標。近年來,外岡鎮通過升級改造圖書館、設立以“錢氏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展區、新增入駐酒店的“我嘉閱空間”等舉措,不斷優化“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讓優質文化資源更加觸手可及。

在展示文化成果的同時,外岡鎮積極推動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活動現場發布了“尋跡外岡?溯源岡申之旅”特色旅游路線,串聯起吳興寺、葛隆村等五大歷史文化景點。“鄉遇好市·岡灣豐景集”則匯集了本地商戶與非遺傳習項目,如“外岡盤扣”和“外岡木藝”,展現了多元業態助力鄉村經濟發展的活力。

近年來,外岡鎮充分活化各類公共文化空間,優化配送機制,推動優質資源下沉,以全國跳繩大師賽、錢大昕紀念展、“帶著爸爸去種田”、“藝述岡申”系列活動等為契機,讓高品質文化生活“推門可及”的同時,持續探索“文旅商體展”多元業態的深度融合,不斷激活鄉村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嘉定區外岡鎮黨委書記李雪表示,此次“村晚”不僅是一場屬于外岡的盛會,更是展示嘉定鄉村振興實踐與人文底蘊的窗口。

編輯:何智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