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31日消息(記者沈梅)深夜突發頭暈、肢體麻木、劇烈胸痛等不適,懷疑是腦卒中、急性創傷等急危重癥,急需通過核磁共振(MRI)明確病情時,不少患者卻常陷入困境:受限于多數醫院夜間“下班”、核磁設備停轉、專業醫護值守缺位等情況,即便輾轉到急診,也往往只能熬到第二天白天才能安排檢查。這樣的等待可能錯失救治時機。

近日記者獲悉,這樣的困擾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有了新解法——該院影像科已實現核磁共振檢查365天、24小時無間斷服務,既搶出了“黃金救治時間”,也為時間緊張的市民打通“便捷檢查通道”。

深夜急癥有響應,急危重癥搶出“黃金時間”

“凌晨2點接到急診腦卒中患者的檢查申請,我們立刻啟動設備,患者到院后直接進檢查區,整個流程非常順暢!惫t院影像科值班技師告訴記者。據了解,該院夜間核磁服務覆蓋各類緊急場景——突發創傷需明確病情的病人、白天未完成檢查的住院患者,只要有臨床需求,核磁設備都會即時啟動,為急危重癥救治爭取關鍵時間。

以往,部分患者因深夜突發不適卻無法及時做核磁檢查,只能等到次日白天,可能延誤病情判斷。如今,公利醫院的“全天候核磁守護”,讓夜間突發腦卒中、創傷等急癥的患者,能第一時間獲得影像學支持,為后續治療贏得先機。

不止基礎檢查!夜間也能做高級成像技術

不少市民擔心“夜間核磁只做簡單項目”,但記者了解到,公利醫院夜間核磁檢查實現“全范圍覆蓋”,不僅能完成顱腦、脊柱、胸腹部、四肢關節等多系統檢查,連DWI(彌散加權成像,助力快速排查腦卒中)、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清晰顯示血管情況)、SWI(磁敏感成像)、MRS(磁共振波譜)等常用于精準診斷的高級成像技術,夜間也能正常開展。

“需要在睡眠狀態下掃描的特殊病例、需對比劑延遲成像的檢查,都能在夜間順利完成!痹撛河跋窨葡嚓P負責人介紹,這一服務尤其惠及腫瘤患者——白天接受化療的患者,無需耽誤治療就能完成隨訪檢查;長途來滬的外地患者,也能減少往返時間和住宿成本,不用再為“湊白天檢查時間”奔波。

技術+團隊雙保障,急診最快30分鐘出初步診斷

夜間人手少,檢查效率和精準度如何保證?這家醫院給出了“雙保險”方案。

在設備方面,該院配備國際高場強磁共振系統,不僅成像分辨率高、掃描速度快,還能減少檢查時的噪音,醫生更可根據患者病情靈活調整掃描方案;在團隊方面,夜間值守團隊由資深影像技師、值班影像科醫生和后端閱片醫師組成,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流程上,醫院專為核磁急診開通綠色通道——接到申請后技師立即準備設備,患者到院無需等待直接進檢查區,檢查完成后醫生即時閱片出報告,急診患者最快30分鐘就能拿到初步診斷意見。

以患者需求為核心,24小時守護不“打折”

“我們做的不只是影像檢查,更是與時間賽跑的救援。”公利醫院影像科黃丙倉主任的這句話,道出了夜間核磁服務的初心。據介紹,推出24小時核磁服務,是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理念的延伸——為腦卒中患者搶時間,為腫瘤患者保治療節奏,為外地患者省成本,每一次深夜掃描,都是對生命的鄭重守護。

當夜色漸深、燈火稀疏時,公利醫院影像科的燈光始終明亮。運轉的核磁設備、堅守的醫護人員,正用速度與精準,為市民筑起一道24小時不落幕的健康防線。

編輯:郭振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