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教育系統有16個單位(集體)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3名教師獲評全國模范教師,2名教育管理干部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26名教師獲評全國優秀教師,3名教育管理干部獲評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宋慶齡學校封莉容校長還獲評2019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同濟大學鄭時齡院士獲評2019全國最美教師。同時,上海評選產生10名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15名教師獲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提名,有1173名教師獲上海市園丁獎,298名教師獲上海市育才獎。
根據OECD(經濟和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2018年“教師教學國際調查(TALIS)”結果,上海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多項指標上居于OECD國家(地區)第一,上海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大力投入與支持,讓教師職業更具專業性和成長性。
推動師德建設長效化、制度化
近年來,上海注重把好教師思想政治關,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素質的第一標準,推動師德建設長效化、制度化。
上海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把思想政治建設融入教師專業發展全過程,針對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師開展有針對性的形勢教育、國情教育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切實推進以提高教師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為重點的師訓課程體系建設。將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列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在教師崗位聘用、職務晉升(職稱評審)中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在各類人才計劃和榮譽稱號實施過程中,將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把關作為申報的前提條件。
上海嚴查嚴管違規行為。自2017年以來,上海積極推進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為對標《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上海市明確提出,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教師資格的監管,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進一步強化中小學在職教師師德教育,重申在職教師應當為人師表、潛心教書育人,不得到教育培訓機構兼職、開展有償補課、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同時,嚴管教師違規補課,體罰學生,違規收受家長禮品等行為。對此,鼓勵社會各界舉報并提供線索與證據,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將根據線索予以檢查核實,對查實的違規行為,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相關學校、校長和教師,將按照有關規定,按情節輕重予以嚴格懲戒。建立新入職教師思想品德核查和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從業限制排查長效機制。
上海建立健全教師榮譽體系,建立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師德建設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明確相關處室師德建設工作職責,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并指導高校加強教師工作部建設。
強化職前培養讓教師擁有高起點
上海注重把好教師入口起步關,多措并舉,高起點引領教師職初發展。
上海市積極推進教師資格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把好教師資格關。建立健全新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幫助新入職教師在師德修養、教學實踐、心理素養等方面得到提升。探索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與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相銜接的“4+2”教育碩士培養工作,建立教育部門、大學、中小學合作培養教師的新途徑。2014年起實施高校師資博士后制度,借助博士后平臺強化教師人力資源儲備和前期職業能力考察,目前已入選386人。
在教師崗前培訓方面,上海市目前已經覆蓋了所有的教師學段。2012年起,在全市基礎教育系統全面實施見習教師規范化制度,共有約3萬名見習教師在400多所市區兩級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暨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接受培訓,以新教師首次上崗應知應會為主,涵蓋了職業感悟與師德修養、課堂經歷與教學實踐、班級工作與育德體驗、教學研究與專業發展四大方面十八個要點,并有具體目標要求、培訓方法、實施過程、結果記錄。經過持續多年的推進實施,已構建形成標準化、特色化的創新保障機制,系統性、豐富性的貼心課程架構,重結對、重引領的導師帶教團隊,以及多元化、個性化的全方位培訓方法。2013年起上海在市屬高校實施新教師崗前培訓工作,目前已實現市屬公辦高校全覆蓋,共有3500余名高校教師獲得培訓合格證書。2015年啟動中等職業院校新進教師規范化培訓工作,讓新進教師接受為期一年的崗前培訓,目前共有400余名教師完成培訓。
健全教師專業發展制度體系
上海注重把好教師專業發展關,持續提升教師能力素質,全方位助推教師職業提升。
上海市積極開展中小學校教師全員培訓、“1+5”專項能力提升計劃、研訓一體專業發展機制建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伙伴研修、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工作,不斷充實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內涵。創新在職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根據不同專業發展階段、不同崗位、不同區域教師的特點與需求,形成分層、分類、分科(專業)提供培訓項目與培訓課程的工作機制,構建由市、區兩級教師教育平臺和高校、科研機構、中小學(幼兒園)等共同參與的在職教師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培養培訓體系,立足解決教師一線課堂實踐中的問題,采用市和區縣兩級聯動研發,建立研訓一體專業發展機制,全面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素養。近年來,上海積極開展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中青年教師國外訪學進修計劃、青年骨干教師國內訪問學者計劃、教師產學研踐習計劃、實驗室技術人員隊伍建設計劃、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等工作,全面提升高校中青年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學術研究、應用實踐、國際交流等方面的能力。2011年起上海實施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累計入選近5900余人,其中2018年起強化青年教師課程思政的要求,共資助1400余人。2011年起上海實施高校教師國外訪學進修、國內訪問學者、產學研踐習計劃,分別入選3600余人、1700余人、3700余人。2013年起實施實驗技術隊伍建設計劃,共入選約800人。2014年起上海實施市屬高校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通過改革本科課程教學、激勵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講授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建立青年教師承擔助教工作制度、健全教師坐班答疑和自習輔導制度、完善教學激勵人事配套制度等舉措,真正把教學和人才培養作為學校中心工作。目前已覆蓋全部市屬公辦本科高校,涉及教師8.6萬余人次。上海還在高水平地方高校積極推進創新團隊建設,依托重點建設學科(領域),以聚焦團隊發展模式和創新收入分配機制為重點,優化中青年教師成長發展、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目前已在上海大學等7所高校開展試點工作,共遴選建設114個創新團隊。
引育并舉促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上海注重把好教師成才引導關,加強頂層設計,多渠道培養造就教育高端人才。
上海精心實施基礎教育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推進名師名校長后備人員培養工程(“雙名”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師團隊發展計劃、“講臺上的名師”、特級教師培養等工作。據統計,上海普教系統中目前共有特級校長200多人、特級教師400多人,中小學正高級教師174人,中青年骨干教師團隊32個,名師名校長(“雙名工程”)累計培養近4000名優秀校長和教師。第四期上海市“雙名工程”在前三期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實施,加強人才梯隊建設,設置“高峰計劃”、“攻關計劃”和“種子計劃”三大人才計劃,助力加強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引導教師和校長探索解決教育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為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