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25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一架金色的無人機在精細入微的3D場景中自由穿行,密林、河流、峽谷構成了變幻莫測的室內外場景地形,無人機從停機坪自主起飛后,非常流暢地穿越障礙圈,對樹樁上的二維碼進行識別并拍照,最后安全地降落在樹林后的停機坪上。神奇的是這一切都是無人機自主實現的,沒有任何人為操控的操作。這一切正是第三屆全國“高分”無人飛行器智能感知技術競賽的線上仿真比賽場景,結合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的控制感知算法,模糊了科幻未來與現實技術的界限。
第三屆全國“高分”無人飛行器智能感知技術競賽決賽在上海舉行 (央廣記者吳善陽攝)
經過7月中旬線上仿真賽(初賽)的激烈比拼,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隊伍中,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長安大學、浙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北斗西虹橋新智道樞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南昌大學、上海七寶中學等15支學生及企業隊伍脫穎而出。
8月25日,參賽隊伍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微電子大樓,在真實場景中進行速度與激情的比拼。決賽中的無人機都融入了各個參賽隊伍自主設計的智能感知算法,從停機坪自動起飛后,機載傳感器就是無人機的“千里眼”,配合擁有人工智能算法的“大腦”,對需要穿越的障礙圈標簽一一進行目標檢測,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做出自主決策,調整好無人機的姿態快速穿越障礙圈,進入人造小樹林后對所有抽簽得到的二維碼進行搜索拍照,完成以上任務后無人機將自動返回停機坪。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管理辦公室、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中國電子學會、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組織推動,第三屆全國“高分”無人飛行器智能感知技術競賽,以“自主感知 競速未來”為主題,旨在加強智能感知技術的研發、人才培養、創新孵化、技術應用、產學研合作。競賽同時還開展相關技術創新課程建設和競賽培訓,協同推動無人飛行器智能感知領域的創新創業。
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高分無人飛行器智能感知技術競賽實驗室致力于在無人系統和智能感知領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專業賽事;通過競賽合作聯盟,共同構建標準化的無人飛行器智能感知技術創新競賽場景、測試流程規范和統一的競賽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