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3月7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夏琳)近日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子刊《Science Signaling》報道了來自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張臻團隊和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胡振雷的研究成果,解釋了纖毛基因Wdpcp突變可導致小鼠冠狀動脈發育不良的機制,該研究成果有望未來應用于開發新的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手段并提高此類疾病的防治水平。
冠狀動脈疾病是全球范圍內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國,冠心病更是急診室第一“殺手”。了解冠狀動脈的發育機制,對理解冠脈疾病的發生及開發新的防治措施均有重要意義。先前研究發現,纖毛是哺乳動物細胞表面的細小突起,主要起到感知周圍環境的作用。纖毛生成障礙或形態異?蓪е乱幌盗邪l育、生殖相關疾病。但纖毛是否影響冠脈發育及相關調控機制尚不清楚。張臻、胡振雷團隊通過實驗研究證實了纖毛基因Wdpcp突變可導致小鼠冠狀動脈發育不良這一假設。
張臻教授解釋說,哺乳動物的冠狀動脈發育大致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形成管徑均一的冠脈初級內皮網絡,就像漁網呈現網格狀骨架;第二個階段是重塑,在內皮網絡的基礎上招募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形成大小不一的、等級構造的成熟冠脈網絡。
該研究提示存在纖毛功能異常的人群可能也是冠狀動脈疾病的高危人群,臨床上有必要注意這兩類疾病的關聯,從而更好地防治這兩類疾病。
編輯:
林馥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