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東光音廣場,一處運動主題的空間Part Park局部公園開業僅半年,已經成為社交媒體上小有名氣的打卡點,其中一條高贊評論這樣寫道:“很難具體形容這是一家什么樣的店,里面可以攀巖、打乒乓球,甚至還可以露營。”
隨著奧運會、冬奧會等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全民運動意識不斷加強,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消費市場之一,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將增長至2.8萬億元。
以局部公園為代表的商業空間,正代表了當下一種新興的消費模式。通過融合多樣化的消費場景、創造社交空間、挖掘體育運動潛力賽道,局部公園等創新模式正逐步打開增量市場,未來或將進一步釋放體育消費的商業潛力。
打破空間壁壘,帶來多元收入
記者在局部公園現場看到,總面積1800平方米的門店里幾乎沒有隔斷阻擋,空間融通。入口處就是一塊抱石攀巖體驗區,左手邊有幾片網球場,往右邊還有咖啡區、休閑區、戶外用品零售等。
打破空間壁壘,復合消費場景,正是當下興起的綜合型體育消費空間最顯著的特征。比局部公園更早起步的洛克公園,以籃球為支點,融入迷你高爾夫、飛鏢、餐飲等多種業態。經過十幾年發展,洛克公園在上海擁有41家門店,并在全國遍地開花。
業內專家認為,相比傳統的體育場館或健身會所,復合業態的體育消費模式使運動變得更大眾化,覆蓋更廣泛人群,激發更多消費。其核心正是通過空間重構、場景疊加與需求串聯,打破了傳統單一場館功能的局限性,將運動從目的性消費轉化為沉浸式生活體驗。從時間維度看,覆蓋全天候場景包括午休輕運動、下班比賽、周末家庭日等;從心理維度看,讓運動從需要毅力堅持的任務變為自發參與的娛樂。
“不同需求的消費者都可以在我們這里找到適合他們的活動。”局部公園Part Park品牌創始人邵薏菲說,工作日經常有周圍寫字樓的白領在午休間隙到店里練習網球,雙休日更多是居住在附近的年輕家庭過來遛娃。洛克公園里除了籃球愛好者“約賽”、朋友聚會、公司團建外,甚至還有人預訂包廂進行商務洽談。
多種多樣的消費場景,也為門店帶來多元化的營收。以洛克公園綠地外灘潮方店為例,六成收入來自籃球場,四成收入來自場地活動包場與餐飲。局部公園的收入中,一半來自運動內容,另一半則來自零售等其他服務。
創造同好空間,激發社交消費
在邵薏菲看來,線下運動空間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屬性是滿足消費者的社交需求:“在打球、攀巖、參加戶外運動等過程中,我們經常能夠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這在當下人們相對獨立的社會環境中,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當運動空間與餐飲、娛樂等休閑空間碰撞在一起時,其社交功能被進一步激發,從而轉化為消費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綜合型體育消費空間為商業空間帶來啟迪。
具體來看,首先是增加配套設施,滿足衍生需求。以洛克公園綠地外灘潮方店的包廂為例,房間內有餐桌、KTV,甚至還有棋牌桌,幾乎囊括年輕人最喜歡的社交活動。門店負責人表示,場地的社交功能顯著提升了用戶黏性。
其次,增加活動,吸納更多人參與,擴大社群范圍與影響力,激發更多社交消費。洛克公園定期組織比賽、培訓等內容,將同好聚集在一起;局部公園經常策劃線下體驗活動,涵蓋熱門戶外項目。邵薏菲說,社群化的運營模式成功引流,開業半年來,局部公園的客流量增長了3倍。 另外,將不同空間、場景、功能有機串聯在一起,還能創造出新的社交內容,激發額外的消費需求。局部公園寬敞的綜合空間就被附近的家長選中,成為孩子的生日會舉辦地。“當時是一個經常過來的熟客主動提出的,我也感到非常意外。”邵薏菲說,當天那位客人邀請了大約10組家庭參加生日會,家長們坐在一起聊天,孩子們各自組隊運動,大家各得其樂。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后,如今兒童生日會成為局部公園的一個“隱藏菜單”。
跟隨運動風潮,挖掘消費潛力
若以發展的眼光來看,體育消費還有更多潛力可以挖掘。《“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2.8萬億元,從業人員超過800萬人。
其中,上海可以說是體育消費的重鎮。2025年“樂·上海”服務消費券分配到體育的資金是2000萬元,市體育局還有自有發券資金4000萬元,兩項合計發券資金6000萬元。目前已有600多家定點體育場館參與“樂動上海”體育消費券服務,預計全年超過800家定點體育場館參與。
從運動消費領域本身來看,近年來也出現不少新增長點。伴隨參與體育運動的人群不斷增加,當下體育消費場景延伸至水上項目、山野徒步、城市騎行等新興領域。這意味著,從專業競技到輕量化休閑,未來還有更多商業空間可以改造為體育消費場景。
比如洛克公園發力水上項目。5月11日,位于上海浦東新區三林鎮的洛克公園水世界開門營業,成為滬上首家城市級室內水上運動綜合體。場館集尾波沖浪、室內潛水、游泳培訓、親子水上項目于一體,總投資數千萬元。其中不少設施針對的都是當下年輕人中最時興的水上運動。比如水肺潛水,場館提供階梯式深水池、PADI/SSI體系課程一站式教學認證,滿足潛水初學者以及專業人士的多元需求;又如沖浪,場館內有尾波沖浪池,以8.3米深水設計,1.5米浪高,500噸蓄水量,復刻真實海浪環境,助力沖浪愛好者實現“室內逐浪”。
局部公園則瞄準戶外運動賽道,加入戶外用品零售。小到衣帽鞋襪,大到帳篷、折疊船等裝備,滿足不同消費者對于戶外運動的多樣化需求。店內陳列還會依據季節更替進行靈活調整,不僅匯聚國產頭部品牌,還引入日本、新西蘭等高口碑的國際品牌。最近,局部公園又開通了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直播,為線下實體店進行導流。
“我認為戶外運動這條細分賽道還在上升期,未來還將繼續增加投入。”邵薏菲表示,局部公園已經與光音廣場物業初步達成協議,將進一步改造廣場空地資源,將其打造成老少咸宜的戶外運動空間,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運動、社交與休閑體驗。(記者 葉宇 見習記者 高晨輝)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