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奇瑞95%的汽車出口采用“江海聯運”方式,從上海口岸遠征海外。近期,不止安徽、湖北、江蘇等長江中下游出產的汽車,108輛重慶產汽車,也“乘坐”內貿船從重慶果園港出發,順流而下,抵達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后,再“換乘”外貿滾裝輪“翡翠精英”號,出口墨西哥。此舉意味著,上海口岸汽車出口“江海聯運中轉”模式首次拓展到了長江上游港口。
上海外港海通碼頭地處長江入海口,是我國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憑借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和聯通全球主要汽車碼頭的高密度航線,已成為長江沿線地區車企出口的首選港口之一。此批“渝車”出海,重慶車企在重慶本地一次性辦理所有通關手續,相當于上海外港直接成了重慶車“家門口”的汽車出海港。據測算,“渝車”不走陸路走水路,加上通關便利,每臺車出口約可節省1500元。
上海有兩大汽車出口碼頭,即外港海通碼頭和位于臨港的南港碼頭。其中,海通碼頭是出口主力擔當,出口航線已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等131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每天有2至3艘滾裝船滿載國產汽車出海。
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汽車出口127.5萬輛,同比增長13%,占同期全國汽車出口總量的36.7%,居全國首位。2020年,上海口岸汽車出口37.9萬輛,到2024年已達239萬輛,年均增長58.4%,實現跨越式增長。(李曄)
編輯:沈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