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山東泰安舉辦“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泰安企業家系列記者見面會第三場,邀請華陽集團、興泰硅材、潤德生物、京衛制藥4家鏈上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展現泰安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品牌建設的亮點成效,講述品牌故事。
以科創筑牢產業根基 推動企業降本增效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華陽集團立足近60年的技術積淀,實現了從單一農藥車間到現代化企業集團的跨越。”山東華陽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勇的話語中,滿是對企業發展的篤定。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華陽集團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路徑,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持續推動降本增效、品質提升。目前,公司正全力打造高端光氣和綠色農藥兩大產業基地,年產5000噸乙酰甲胺磷項目已建成投產;年產10000噸二甲戊靈正在開展試生產前準備工作;年產50000噸綠色農藥制劑項目穩步推進。
著眼長遠發展,華陽集團的藍圖更顯雄心。2025年,公司分三期啟動總投資超10.25億元的4.7萬噸高端農藥及精細化工產品項目,首期將建設六萬噸光氣主裝置,為突破銷售瓶頸、增厚企業利潤奠定堅實基礎。實施“科技強安”工程,累計投入安全資金1.7億元用于智能化升級。在重大危險源部署智能巡檢機器人,顯著提升安全巡檢效率和應急響應能力。搭建設備數字化運維管理平臺,實現4100余臺設備的全流程無紙化管理。
一系列創新舉措的落地,為華陽集團帶來了看得見的成效:原藥合成裝置自動化率達到85%,現場操作人員減少超50%,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產品質量提高3%以上。
技術協同發力 以精耕搶占高端硅材料市場
隨著國內高端硅材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成立于2023年的山東興泰硅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憑借技術創新迅速站穩腳跟。
總投資15億元的背后,是興泰硅材對核心技術的精準突破——熱耦合技術實現能源高效利用,隔板精餾技術精準分離提純產品,多級換熱回收熱能技術回收余熱,主工藝反應精餾技術縮短流程、提高效率,這些技術協同發力,使公司能耗較同行約低30%。
“興泰硅材堅持產品精品路線,產品純度高達99.9995%,雜質含量控制在十億分之一以下。”山東興泰硅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茂海介紹,從原料篩選開始,公司便嚴格把關,在合成階段精準配比,運用前沿工藝。后續經精餾、吸附、膜分離等多道精細提純工序,配合高精度檢測設備實時監測,全方位保障產品品質。
引領行業走向 推動氨糖產業綠色化、規模化發展
成立于2014年的山東潤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發酵法規模化生產氨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氨糖原料供應商。
作為行業標桿,潤德生物是國內氨糖行業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國內氨糖國家標準樣品的第一研制單位。“公司自主開發的‘氨糖綠色生物制造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從技術根源上推動了氨糖產業的綠色化、規模化發展。”山東潤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健行說。
憑借技術硬實力與品質堅守,潤德生物先后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中國馳名商標等重磅資質;產品也斬獲山東省知名品牌、山東省優質品牌、山東省健康好品、“泰好品”等榮譽,得到了市場與行業的雙重認可。
強化研產銷協同 以創新拓展全球版圖
成立于1993年的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在泰安建有三個GMP生產基地,并于北京、濟南設立三家研發子公司。
“公司擁有90多個國內藥品批準文號,產品覆蓋呼吸、精神神經、血液循環等多個治療領域。”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鐵軍介紹,核心產品抗抑郁藥百適可?(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獲“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哮喘治療藥物硫沙?(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獲“品質魯藥”優秀產品稱號。
在國際化布局中,京衛制藥的表現同樣亮眼:公司持有國際注冊證書250多項,產品出口至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70多個國家,質量體系通過美國、澳大利亞cGMP認證。與強生、科赴、拜耳等跨國企業建立戰略合作,2024年與拜耳醫藥及省食藥檢院共建聯合創新中心。
創新驅動是京衛制藥持續發展的核心引擎,公司建有六個省級研發平臺,擁有專利118項(發明專利98項),研發團隊300余人,含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名,碩博學歷超200人。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0余項,持有一類新藥2項、二類新藥15項。近三年研發投入持續占銷售收入15%以上。憑借深厚的研發實力,公司先后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榮譽。(記者 張汶寧 封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