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以“服務國家海洋戰略,提升急診急救能力”為主題的5G+急診急救海上演習活動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深海一號”科考船)舉行。本次活動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與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聯合開展,旨在探索深海極端環境下的應急救援新模式。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春雷,黨委專職副書記洪坦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副院長韓輝及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參加活動。
張春雷在致辭中表示,國家高度重視向海圖強,加強海洋科技創新,建設“藍色糧倉”,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作為世界上深海技術支撐基地之一,承擔深海資源勘探、科學考察、環境觀測等,開展深海技術裝備的研發和試驗,對維護國家的海洋安全和海洋權益具有長遠戰略意義。保障深海科考與作業人員的生命健康是建設海洋強國的根本前提。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化雙方務實合作,搭建起“陸海空”5G+急診急救體系,為經略海洋、向海圖強奠定扎實健康根基。
陳玉國在講話中表示,齊魯醫院作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雙中心”建設單位,始終致力于提升承擔國家戰略任務的能力,高度重視醫療應急體系建設。此次與深海基地的合作,是加強海陸空聯合應急救治體系建設的重要一步。未來,醫院將聯合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進一步優化完善“陸海空”5G+急診急救體系,提高聯合應急處突能力,持續為深海科考及海洋事業發展構筑堅實的生命健康防線。
活動過程中,5G+急診急救海上演習深度融合5G通信、衛星導航與應急救援技術。在“深海一號”科考船醫務室模擬現場醫療場景,船醫通過手機APP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急診科(院內會診中心)建立聯系,構建起“深海異常監測—實時生命支持—遠程專家決策—空地一體轉運”的全鏈條體系,實現了遠程實時會診、生命體征動態監測、心電圖及心臟超聲等檢查同步傳輸、遠程精準指導等功能,有效打通“陸海空聯動”的生命通道,為深海極端環境下的高效、精準應急救援積累了實踐經驗,邁出了堅實一步。
此外,活動還開展了心肺復蘇急救培訓,為船員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能。眼科、骨科、消化科、心理科、急診科等多學科義診,為船員因工作性質易面臨的心理、視力等問題給予精準專業的診斷建議及健康指導。
隨后,全體人員參觀了“蛟龍號”及“深海之路”成就館,深入了解了我國深海探索的發展歷程與成就。
本次活動的舉辦,不僅是前沿技術在醫療應急領域創新融合的實踐,更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踐行,雙方將持續共同打造守護中國深海夢的醫療方舟,為深海科考及海洋事業發展構筑堅實的生命健康防線。( 王子禹 李鯤 李小詩)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