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7月17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1.73萬億元人民幣,列全國第5位,同比增長6.8%,高于全國3.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05萬億元,增長6%;進口6764.1億元,增長8.1%。
濟南海關副關長辛楊介紹,上半年,山東省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進出口增速在前6大外貿省市中居第一位,貢獻了全國近20%的增量。從季度看,進出口規模逐季擴大,一季度突破8000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二季度突破9000億元,創季度歷史新高,增長7.6%,較一季度加快1.7個百分點。
從出口結構看,上半年,山東省出口呈現出產品升級、“品牌”圈粉、市場多元等亮點。產品“含新量”高,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技術產品出口900.8億元,增長28.1%,其中機床、船舶等高端裝備出口451.8億元,增長36.3%;文化產品出口594.1億元,增長18.2%,齊魯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出口60.6億元,增長12.2%,新能源客車暢銷南美、東盟等市場。產品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山東境內自主品牌產品出口2706.5億元,增長11.6%,已經占到全省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山東好品”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上半年,山東省產品出口到全球242個國家和地區,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個,出口市場多元化取得新進展。
進口方面。今年以來,山東原材料、消費品需求持續擴張,進口量連續5個月保持增加。從拉動作用看,大宗商品進口3705.4億元,增長16.7%,占全省進口值的54.8%,拉動進口增長8.5個百分點,其中原油進口2075.2億元,增長16.3%;鋁礦砂進口377.8億元,增長80.6%;銅礦砂進口320.1億元,增長26.4%。提振消費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消費品進口快速增長,上半年進口482.6億元,增長12.7%,其中水產品進口143.2億元,增長17.3%;食用油進口28.5億元,增長40.4%;干鮮瓜果進口18.1億元,增長58.7%。
青島海關副關長石勇介紹,上半年,山東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值為1.31萬億元,增長7.7%,高于全省總體增速0.9個百分點。其中,民營企業出口8216.4億元,增長6.6%;進口4933.2億元,增長9.6%。
從市場主體看,上半年全省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突破6萬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617家,每100家外貿企業中有92家是民營企業。從外貿規模看,民營企業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的比重達到76.1%,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比重高達78.1%,進口比重72.9%。從增量貢獻看,民營企業出口、進口增速均高于整體,上半年全省85.1%的外貿增量由民營企業貢獻。(記者 孫源澤)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