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盡管天氣炎熱,但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三岔路口及十字口的自由路天橋建設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今年年底,兩座融入自貢“鹽、龍、燈”元素的天橋,將在自由路的兩端建成亮相。自貢人的“天橋記憶”,將重新回歸現實。
現狀
自貢主城區僅存一座天橋
“自貢的天橋,曾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記憶。”自貢80后陳先生介紹,“上中學時,每天上學放學都要經過人人樂的天橋。還有五星街的跨街天橋,讓行人過馬路非常方便、安全,至今印象都非常深刻。但也可惜了,這些天橋全都拆除了,如今只留在我們的記憶里。”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了滿足交通需要、解決人流擁堵,自貢曾在新橋、五星街、匯東大酒店等重要交通路口,修建了簡易人行天橋。“當時,這些天橋雖然緩解了一定的交通壓力,但因為是鋼結構,又沒有遮擋物,日曬雨淋使得天橋銹跡斑斑,腐蝕十分嚴重。”自流井區住建局局長呂泉介紹,不僅不美觀,影響市容市貌,還威脅著過往行人以及周邊住戶的安全。因此,這些天橋先后于 2006 年、2007年拆除,只剩下檀木林廣華路口的一座人行天橋。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自貢市內各處相繼修建了不少地下通道,以緩解交通壓力。
調查
地下通道臟亂差 市民橫穿馬路
拆除人行天橋,修建地下通道,能否為市民提供交通便利?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走訪了主城區位于東方廣場轉盤、十字口、人人樂、妙觀寺、市政府等地的地下通道,發現即使有地下通道,但仍有不少行人橫穿馬路。
“一般遇到過馬路,我會走斑馬線。但有地下通道設置的地方,一般都沒有斑馬線,為了方便,確實很多時候都會橫穿馬路。而遇到晚上,我們女性更不敢走地下通道了。”市民朱女士稱,有的地下通道十分臟、亂、差,甚至有人在此便溺,臭氣熏天。
據調查,自貢主城區東方廣場、市政府等兩處地下通道,使用率較高,但其他地方的地下通道形同擺設的情況較多,不少市民寧愿橫穿馬路,也不愿走地下通道。有市民稱,主城區的地下通道環境還不錯,使用率比較高,但稍偏僻的地下通道環境過于臟亂差,安全性較低。尤其到了夜晚,女性市民都不敢走,再加上地下通道不便管理,市民在通道內擺攤,使得通道環境比較糟糕,一些行人寧愿橫穿馬路,也不走地下通道。
聲音
人車分流 市民望重建人行天橋
“很早以前,我就發現自由路人車混雜,易堵難疏,市民都愛橫穿馬路。”曾從事城市規劃建設的市民林先生建議,自貢的城市狀況,應多修人行天橋來緩解日益擁堵的交通壓力。人行天橋比起地下通道,更容易引導行人通行。
“妙觀寺經十字口到公園口路段,每天上下班及節假日都堵成一條線。我曾經留意過,發現幾乎所有堵點都在人行橫道上,分別是原天涯歌劇院門口的人行橫道、一醫院門口的人行橫道、新瑪特的人行橫道、五星街的人行橫道。”一位受訪市民介紹,這一路段本來路窄車多,人車混雜交叉過往,造成大量車輛讓路給過往行人時緩行,引起交通擁堵。
“天橋的拆除或是重建,都是根據當時的城市發展情況來規劃的。過去的天橋不美觀,影響市容市貌,且當時自貢的人口、車流量也不像現在這么多,拆除天橋、修建地下通道也是為了城市整體的規劃。”林先生說,“現在重建天橋,也是因為城市發展的需要,人口、車流量的增多使交通壓力增大,需要重建天橋解決行人多,交通擁堵的問題,以減少交通事故,使人車分流。所以我建議,應該修建天橋使人車分流,緩解交通壓力。”
重 啟
植入“鹽、龍、燈”元素
重現記憶里的天橋
如今,林先生等希望修建天橋的市民,將在年底的自由路,見到兩座充滿了“鹽、龍、燈”元素的人行天橋。“自由路改造工程中,通過人行交通節點改造,將建設兩座天橋。結合公園路口與新瑪特和一醫院形成的‘人’字形交叉口,增設人行天橋,加入無障礙通行設施。同時,結合天涯及步行街兩側的地形落差,設置一座無障礙人行天橋。總投資約800萬元,年底竣工。”
呂泉介紹,天橋將由中國美院的設計師精心設計,充分考慮自貢地區文化,融入“鹽、龍、燈”元素,將歷史文化與城市文化相融合,并結合實際情況考慮天橋的適用性,盡最大的可能為行人提供舒適的環境。鑒于一些天橋成為廣告場所,呂泉表示,今后將會嚴格控制廣告的投入,打造出自貢獨具特色的天橋。今后,行人將像游客一樣,在天橋上興致勃勃地玩自拍,天橋將成為一個賞心悅目的城市景觀。
過去,自由路人車混雜的情況比較突出。而本次人行交通節點改造,將結合公園路口與新瑪特和一醫院形成的“人”字形交叉口,增設人行天橋,加入無障礙通行設施。同時,結合天涯及步行街兩側的地形落差,設置一座無障礙人行天橋。
而今年以來,自貢將對14條街道進行特色改造,升級城市功能和“顏值”。據了解,除了自由路將增設兩座人行天橋,廣華路、仁和路、客運總站等也將增設人行天橋,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自貢人久違的“天橋記憶”,將重現在現實中。
實習生李雪琴張金秀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劉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