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25年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進入祁連賽段,“天境祁連”這座高原小城因賽事熱度掀起文旅高潮。縣城文化廣場同步舉辦了一場特色活動,融合農畜產品展示、文創市集與非遺展演,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游客與當地群眾匯聚于此,感受祁連獨特的生態與人文魅力。
非遺展演:千年文化的活態傳承
活動現場,國家級非遺“阿柔逗曲”率先登場。阿柔部落牧民身著傳統服飾,手持三弦琴,以高亢樸實的曲調吟唱草原的歷史傳說,原生態表演令觀眾陶醉。隨后的“郭米則柔”互動性十足,作為祁連地區流行的藏族民間舞蹈,它以歡快節奏、舒展動作展現牧民生活,以優美舞姿迎接環青賽。
近年來,祁連縣通過“非遺+賽事”“非遺+旅游”等模式,推動非遺保護與活化利用,讓阿柔逗曲、郭米則柔等10余項非遺項目走出小圈子,成為展示地方文化的大窗口。借助環青賽平臺,不僅讓非遺“活”起來,更讓文化“火”起來,為文旅融合注入新動能。
舌尖盛宴:祁連藏羊香飄賽場
“這羊肉一點膻味都沒有,肉質太鮮嫩了!”剛完成賽段騎行的荷蘭運動員對烤羊排贊不絕口。八寶鎮美食街,手抓羊肉、烤羊腿、酸奶餅等特色美食香氣撲鼻,勾起了往來食客的味蕾,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祁連藏羊”系列菜品。
祁連藏羊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生長于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草原,以天然牧草為食,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是牧民培育的優質品種。近年來,祁連縣依托生態優勢,以“合作社+牧民”模式發展藏羊產業,推動標準化養殖與品牌化營銷,藏羊成為助農增收的“致富羊”。牧民合作社帶來的真空包裝羊肉、肚包肉等深加工產品,也成了游客青睞的伴手禮。
“我們的藏羊不僅要讓本地人吃得香,更要讓全國、全世界的人知道它的好。”祁連縣農牧局局長東生輝表示,借助環青賽的國際影響力,祁連縣正拓展藏羊產業鏈,推動農畜產品與文旅、體育產業融合,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提升。
文旅融合:祁連故事的多元表達
除非遺與美食,廣場上的農畜產品展、文創市集也人頭攢動。牦牛奶制品、野生黃蘑菇、掐絲唐卡等特色產品豐富多樣,以祁連山水、祁連雪豹、草原風光為靈感的文創擺件、羊皮畫,讓游客把“祁連記憶”帶回家。
近年來,祁連縣以“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為目標,秉持“體育賽事引流、文化體驗留客”思路,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打造“全季旅游”模式。環青賽不僅讓更多人領略祁連公路美景,更通過文化廣場活動,展現小城在生態保護、產業發展、文化傳承方面的成果。
暮色降臨,廣場依舊熱鬧非凡。祁連藏羊的鮮香、非遺展演的韻律、游客的贊嘆,共同勾勒出高原小城的活力。在這里,生態優勢正轉化為發展動能,每一份來自遠方的認可,都為祁連未來發展助力。(賀玉才)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