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呼和浩特11月26日消息 生態惡化源于亂墾濫伐,生態改善始于造林、還林。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是改善生態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態文明”的概念寫入報告中,為中華大地的生態建設賦予了全新的深刻內涵,指明了生態建設的前進方向。透過“生態文明”四個大字,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幅人文的、生態的、文明的、和諧的美好畫卷,人民群眾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倘佯在山青水綠的沃野田疇,漫步在花園般的城市中間……今天的“生態文明”建設必將恩澤千秋萬代的后人。
回望內蒙古近年來的生態建設歷程,怎能不讓人心潮澎湃、擊節長歌。作為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建設區,內蒙古肩負著保護京畿生態安全的重任。一組組數據,是對責任與使命的最好詮釋——
2003-2007年,內蒙古共完成林業生態建設任務5097.54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753.39萬畝,飛播造林726.19萬畝,封山(沙)育林1617.96萬畝。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達到5700萬余人次,植樹達3.2億余株。
內蒙古林業系統建立并管理的自然保護區達到125處(其中國家級16處),保護區面積為1.42億畝,占全區國土面積的8%。
近5年來,全區林業建設總投入達到214.8億元,包括國家和自治區預算內基建投入、國債投入、林業貸款、利用外資、企業和個人自籌等。其中國家投入191.9億元。
向荒漠化宣戰——一場永不休戰的人民戰爭
早在2001年,自治區第七次黨代會即提出了“把生態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建設來抓,努力把我區建設成為祖國北方最重要的生態防線”。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就此開始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和保護森林草原植被力度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步入了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階段。
2004年,全國第三次荒漠化、沙漠化監測結果顯示,內蒙古荒漠化土地比1999年減少2400萬畝,沙化土地比1999年減少730萬畝,首次實現逆轉。可利用草原植被得到恢復,2006年蓋度達到36.1%。
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綜合治理的原則,內蒙古全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退牧還草、水土保持、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國家生態建設重點工程,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如火如荼,多種形式的社會造林層出不窮,帶動和加快了生態建設的步伐,全區生態狀況得到改善,重點治理區明顯好轉。據2003年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統計,我區森林面積當年達到3.12億畝,居全國第一位,比1998年增加4900萬畝;林木蓄積量達到12.9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五位,比1998年增加1.2億立方米;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7.57%,比1998年提高2.75個百分點。至2005年底,我區城市綠化覆蓋率達24.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6平方米。五大沙漠周邊重點區域沙漠擴展現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積相對穩定;五大沙地林草蓋度均有不同幅度提高,沙地向內收縮。其中,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生態狀況呈現區域性逆轉,重點治理的渾善達克沙地生態建設成效顯著。一些地方初步形成了喬灌草、帶網片相結合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全區近6000萬畝農田、8000多萬畝基本草牧場受到林網保護,1.2億畝風沙危害面積和1.2億畝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治理。據統計,“十五”期間全區共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面積6690萬畝。
在內蒙古118萬平方公里、綿延4000余公里的狹長版圖上,日益擴大并鞏固的綠色屏障,使北京、天津以及周邊地區的空氣質量逐年好轉。首都北京可吸入顆粒物減少了7.8%,泥沙侵蝕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密云水庫的泥沙輸入量年減少2萬余噸。
“三個效益”凸顯生態建設成果
內蒙古的生態建設在取得顯著效益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促進了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傳統農牧業的改造升級,提高了農牧業生產的集約化程度和農牧業生產的質量、效益。
——通過防護林、工業原料林、飼料林、能源林、沙生藥用植物等基地建設,使單一的牧、糧結構向林、糧、牧、經、飼多元結構轉變。
——促進了林沙草產業發展,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增加了農牧民收入,同時又逆向拉動了生態建設。
——通過積極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提升了林業產業層次,人造板、紙箱板等林產工業規模逐漸擴大,木材綜合加工利用率明顯提高,由單一的木材采伐利用向多功能、多效益、綜合型的林業產業化方向發展。
——種苗、花卉、森林食品、野生動植物馴養繁殖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已經成為林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有關統計,2006年全區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全區農牧民人均林業收入280元。廣大農牧民在參與生態重點工程建設中得到直接收益,以退耕還林工程為例,全區退耕戶達到149.38萬戶、537萬人,退耕戶人均收益達3014元,比退耕前收入增加了一倍多。更為可喜的是,全社會的生態意識明顯增強,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人民群眾普遍關注,植樹造林、保護生態、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矢志不渝的“綠色承諾”
成績可喜,但形勢依然嚴峻。廣袤的內蒙古草原生態狀況還很脆弱。在一些已治理的地區,植被正在恢復,如果得不到有效鞏固,極易反彈;一些地方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后,后續產業尚未發展起來,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就會影響農牧民的長遠生計問題,也將威脅退耕還林成果。此外,還有大量的沙化土地急需治理,人為破壞現象依然存在,局部地區土地沙化仍在擴展,沙害還在頻繁發生。特別是由于我區自然條件差,生態治理難度大、成本高,雖然國家和自治區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人力,但與生態治理的整體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高錫林說:“中國自古就有‘天人合一’之說,其最佳境界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和睦相處。‘生態文明’致力于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共贏。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是黨的十七大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內蒙古將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懈努力。”
建設“生態文明”的宏偉藍圖,內蒙古已經繪就:把生態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和重要工作,長期不懈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為切入點,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文明的和諧內蒙古,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努力構筑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防線,再造秀美山川,把生態建設推向又好又快發展新階段。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實現全區生態狀況“整體上穩定遏制,治理區全面好轉”。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全區的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到205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7%,宜林地全部綠化,基本實現山川秀美。(方弘、高妍嶺)
退耕還林工程惠及內蒙古537萬農牧民(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