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明德門遺跡 劉繼文攝
《我愛北京天安門》是當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歌曲之一。眾所周知,北京城歷史上是元朝的國都,叫元大都。但人們未必知道,元朝創造了“兩都制”,國都按季節辦公,“夏都”叫元上都,在長城以北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上。兩都比較,上都“控引西北,東際遼海,南面而臨制天下,形勢尤重于大都”,戰略地位更重要。元朝雖然是蒙古族建立的中國最大版圖的統一王朝,但國號“元”體現的統一思想,卻選用了漢文化的哲學理念“大哉乾元,萬物資如,乃統天”來定位。元朝的建立,不但結束了中國歷史上從五代十國以來長達300多年的幾個政權并存的割據狀態,中國又重新出現了大一統的局面;而且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統治的一些地區,從此統歸于中央政權,加強了中央與地方、中原與邊疆的聯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副主任梁敏子女士說,從世界文明交流的角度看,元上都在世界歷史上產生過偉大的作用。在古代中亞地區和歐洲的歷史發展中,如果沒有蒙古史,如果沒有元上都的歷史,則是不完整的歷史。
元朝的建立,打通了歐、亞、非三大洲之間的交通。在100多年的時間里,元與四大汗國之間頻繁往來,與歐、亞、非各國密切聯系,中國的航船可以一直到達非洲,信差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游這個廣大的帝國。為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法制篇章,維持大半個世紀的和平與秩序,這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罕見之筆,和諧之作。
元上都的建造者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他是成吉思汗生前看中和培養的第三代繼承人。成吉思汗曾經預言:“幼年忽必烈之言,足使吾人注意……將有一日居吾寶座,使汝輩將來或見一種命運,燦爛有如我再生之時。”忽必烈以降的元朝5位帝王在元上都登基,使這里成了舉世矚目的“龍興之地”、“草原皇城”、“帝王之鄉”、“國際大都會”。
《走進元上都》的作者張文芳、王大方告訴筆者,對元上都史料進行跨國研究才知道,“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的壯士不限于中國籍。元帝都的開放程度當時世所少見。守衛元上都、元大都的禁衛軍,竟有數萬名來自高加索、土耳其和俄羅斯的將士,逝世后的遺骨就葬在元上都遠郊的公共墓地,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支守衛皇城的“多國部隊”。
該書作者說,元上都不但有金碧輝煌的亭臺樓閣,而且有馬蹄飄香的草原濕地。不但有千軍入城式,也有萬國博覽會。說它是700年前人與自然、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中國綠色城、草原城、生態城、民族城、團結城、國際商貿城并不為過。
王大方和筆者都認為,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朝任官職多年,倍受信任。他回國后口授成書的《東方見聞錄》(又名《馬可·波羅游記》)像重炮一樣轟開了西方對東方的無知,讓歐洲人知道了黑石頭取暖、涂金瓦造屋,中國文明富裕令人羨慕,并引發了為尋找涂金之城而探險新航線、發現新大陸的大航海家哥倫布的環球壯舉。世紀之交,馬可·波羅的后人西羅·波羅·帕多萊基亞教授訪問中國。他有感于先人親歷元上都,曾是“中國通”,在對中國人民的祝辭中說:“中國本身差不多是一個星球,先是與傳說相混,過去與將來相間。大千世界,事物紛繁。到中國來,使我更加認識到了我自己的國家,甚至更加認識到了我自己。”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這是《走進元上都》作者的感慨,也是我們的期盼。現在,這部“20年磨一劍”的考古歷史研究力作《走進元上都》,由內蒙古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這是內蒙古大學畢業的中年資深文物歷史學家張文芳、王大方夫婦的心血結晶。筆者有幸先睹為快,頗覺如沐春風。這本書無論是立論的深刻、治學的嚴謹、論據的翔實、文字的鮮活、文物圖片的精美、碑記的新穎權威及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歷史責任感,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作者的全球眼光、中國視角、環保溯源、文化尋根,都堅持了全信息選擇、全方位思考、大歷史解讀、大眾化傳播。
2007年夏,筆者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實地考察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上都遺址”,感到那座“擁抱著巨大文明的廢墟”正在無言地訴說著什么。現在好了,野外考察和文獻研究可以攜手面向世界了!《走進元上都》新作像一把知識的鑰匙,幫我們打開元上都的宮殿大門,并領我們登堂入室。感謝本書的作者,急讀者所急,想大眾所想,以融歷史、考古、政治、軍事、文化、藝術、民族、生態、建筑、環境于一爐的科普筆法,厚積薄發,深入淺出,領我們走進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時空隧道,深刻領會元上都的真正價值和蒙古民族的特殊貢獻。
讀過幾遍,掩卷沉思,心潮難平。愛我中華,必須知我中華。了解西部,才會更深刻地了解中國。了解少數民族,才會更全面地了解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主源既有黃河文化、長江文化,也有草原文化。如何以大歷史、大文化的新視角讀懂草原文化,是國情教育必不可少的新內容。為此,中華人文新作《走進元上都》值得認真一讀!(郝誠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