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圍成為新疆紅棗基地,豐收的紅棗讓農民增收致富。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建起了服裝加工廠,艾斯瑪·木沙成為一名產業工人。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脫貧攻堅·新疆篇】
光明日報記者 王 瑟
11月14日,喀什地區莎車縣、葉城縣、伽師縣、英吉沙縣,和田地區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新疆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2020年以來,新疆各級黨政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核心任務,銳利出戰、精準施策,在確保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基礎上,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走出了一條具有當地特色的發展之路。
1.轉移就業讓更多村民成為產業工人
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克孜勒蘇鄉塔格艾日克村村民阿塔烏拉·麥麥提以前在外地靠打馕掙錢,2020年疫情期間,他回到村里辦起打馕合作社,生活變得忙碌起來。
阿塔烏拉·麥麥提之所以愿意在村里辦合作社,有駐村工作隊的功勞。2020年年初,工作隊從培育“致富帶頭人+本地貧困戶”的能人引領脫貧模式著手,幫助阿塔烏拉·麥麥提成立了合作社,并協調一處面積較大的閑置房屋,籌措資金購置和面機、廚具等必要生產物資,優先吸納了4名貧困戶就業。
“馕的銷量增加還會帶來更多就業崗位,合作社紅紅火火,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阿塔烏拉·麥麥提說。
如今,馕產業園已成為新疆各地集馕文化展示、生產加工、產品銷售、游客體驗于一體的服務型旅游休閑場所,通過產業集聚效應幫助民眾就業增收。
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永寧說:“2020年6月,我們首次向哈薩克斯坦出口馕產品1.5萬個。近期我們還計劃向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出口馕和列巴10萬個。”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工信局黨組書記、副局長、馕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建林說:“加快馕產業園建設是促進脫貧攻堅、推動產業興旺、拓寬貧困民眾增收的重要抓手。”
和田地區策勒縣策勒鄉托格拉克艾格勒村阿依古扎力·麥麥提明夫婦倆近來笑聲不斷,他們獲得了“私人定制”般的脫貧計劃。
阿依古扎力·麥麥提明家有5口人,原本經濟來源僅有一些耕地和13只羊。2019年,在村委會和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們夫婦倆在策勒縣昆侖綠源羊管家牧業有限公司找到工作,家里的羊也在該公司進行托管,他們家的脫貧計劃逐漸明朗。
“我們把13只羊放在公司托管,9只母羊產崽收入預計達1700元,我們兩口子每月有5000元收入。”阿依古扎力·麥麥提明和丈夫算了一筆經濟賬,再加上家里的耕地,她家每個月收入可達7000元。
策勒縣昆侖綠源羊管家牧業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朱現國說,公司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量身定制脫貧方式,并為其免費提供飼料、技術跟蹤、定期培訓等。
阿依吐汗·吾普爾是喀什地區莎車縣恰熱克鎮巴扎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過去全家4口人僅靠種植幾畝地維持生計。2018年5月,看到新疆雅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招工消息后,阿依吐汗·吾普爾積極報名到廠里務工。在技術人員耐心指導和手把手傳授下,她很快掌握了產品制造技術,現在每月工資有1500多元。
“在政府扶持性政策的幫扶下,公司的效益日漸增長,我們正加足馬力生產,爭取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在喀什疆果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對發往內地的干果分揀打包。
受疫情沖擊,喀什地區聚焦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積極穩妥恢復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多舉措扎實推進29項73條扶持性政策,促進地區經濟逆勢增長。
2.網上帶貨成“新農民”的新職業
喀什地區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庫木西力克村村民阿西木·納麥提自從2020年年初把家里的土蜂蜜掛到電商銷售平臺后,訂單不斷增加,感覺生活像蜜一樣甜。“上線第一天,就有20多個訂單,兩天就銷售了160公斤,我現在平均每月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阿西木·納麥提說。
在上海援疆干部的幫助下,喀什地區莎車、澤普、葉城、巴楚四縣近百款產品入駐“京東中國特產·上海援疆扶貧館”。“京東云電商扶貧直播節”活動2個小時,直播在線觀看人數就達14.6萬人。互聯網不僅為喀什地區農民增收脫貧帶來更多紅利,還將喀什的特色農副產品送到了全國人民的餐桌上。
喀什地區英吉沙縣“淘鄉甜數字農場英吉沙杏標準示范基地”是個智慧農場。基地有攝像頭、氣象監測儀、土壤墑情儀等多種智能設備。通過數據分析就可知道杏樹是否缺水、缺肥。說起自己的智慧農場,負責人庫爾班·托米爾說:“把控好英吉沙杏品質關,就要有科學的生產管理。”
“觸網”第一年,20噸英吉沙鮮杏第一次走出新疆。由于鮮果品質勝過市面上的大部分杏果,上網走出英吉沙縣的英吉沙杏頓時身價倍增,相比原先鮮果每公斤1元至2元的價格,最高價能高出15倍。
和田地區皮山縣桑株鎮托格熱塔孜滾村的新疆財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佰食果”電商平臺上,訂單不斷,公司負責人木塔力甫·買買提正加緊處理線上線下產品的訂單,從下單到產品打包裝箱出貨,整個過程不超過10分鐘。2020年,他們積極運用電商扶貧模式,整合資源在第三方線上平臺交易,通過降低成本、提高復購率等措施積極銷售和田農產品。
新疆財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了破解村里特色農產品銷售的局限性,以“佰食果”為品牌,生產出了混合果仁系列產品,除了線下銷往烏魯木齊各大連鎖超市以及連鎖藥店外,線上銷售也很火爆。公司職工努爾比亞·阿不都卡地爾說:“今年我們準備收購村民的核桃、紅棗、杏子等產品,解決村民銷路問題,希望讓村民受益更多。”
縣級領導紛紛走上平臺,主播帶貨,助力和田特色農產品銷售成為一種流行常態。5月1日,和田縣委副書記楊志在電商平臺帶貨的鏡頭,被很多圍觀的網民記錄下來。和田地區現有電商企業173家,其中32家電商企業入駐縣市電商產業園、孵化基地,141家企業在園區外經營;已建成縣級電商運營中心8個,通過招投標確定8家企業分別承接8個縣市的電商運營;全地區共建成鄉鎮服務站85個、村級網點816個,電商在助力脫貧攻堅上發揮的作用日益明顯。
3.“家門口的工廠”開遍鄉村
每天早晨,喀什地區伽師縣克孜勒蘇鄉拜什塔木村貧困戶尼薩古麗·卜塔就忙活起來,不僅要管理自家的土地,還要去村里的彩磚廠上班。“工資高,機會好,大伙兒都搶著去。”說起自己的工作,尼薩古麗·卜塔滿心歡喜。
為加大產業扶貧力度,伽師縣各駐村工作隊根據村情實際,建起了彩磚廠、水泥制品廠、打馕合作社、養殖合作社等,讓貧困群眾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2020年3月,村里的致富能手艾克木江·吐爾遜和其他幾位村民共同出資,成立了彩磚廠,不僅生產彩磚,還加工路沿石、裝飾花磚等,投產一個月就見到效益。
在去彩磚廠上班之前,尼薩古麗·卜塔也曾猶豫過,自己既不懂技術也沒有手藝,怕不能勝任這份工作,駐村工作隊干部打消了她的顧慮。工作隊干部給她算了一筆賬:每塊彩磚售價2.5元,每生產出一塊磚就會有相應提成,最高每人每月能拿到2000元。
尼薩古麗·卜塔渴望一份工作,更渴望脫貧,她鼓起勇氣去彩磚廠應聘。到彩磚廠上班后,她的生活忙碌起來,人也變得越來越開朗。目前,全村已有25人在彩磚廠工作。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絲路佳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020年9月建成投產的新疆中印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組裝手機耳機。從阿克陶縣恰爾隆鄉喀依孜村搬遷到這里的布帕太木·穆蘭家有5口人,丈夫因病喪失勞動能力,全家的生計都落在她的肩上。現在,她全家住上了新樓房,布帕太木·穆蘭進入產業園務工。
廠長謝從德說:“我們解決了附近130多名農牧民就業的問題,公司還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生產手機耳機、藍牙耳機等電子產品,帶動1000余人就業。”
買買提努爾·阿不力米提如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每天忙碌到天黑,絲毫不減他對養殖的熱情。他是和田地區于田縣斯也克鄉斯也克村村民,一年前還不懂養殖技術,一度為養殖的家禽存活率偏低感到苦惱。2019年夏天,當他得知于田縣稻田鵝業養殖有限公司在招聘工人,第一時間便報了名。僅半年時間,在技術員的指導下,他就可以獨自完成消毒、家禽管理等工作,每個月還有3000多元的收入。
“現在我每個月有了固定收入,自己養殖也不用愁沒有錢,同時還可以參與養殖分紅,這樣我每個月就有雙份收入了!”買買提努爾·阿不力米提說。
“公司還投資了2.4億元,選址新建了1200畝種鵝養殖基地,建成后將形成孵化、脫溫、育雛、屠宰、產品加工、飼料廠一體化產業運營模式,全部項目今年7月底完工。”于田縣稻田鵝業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斌說,這些項目完工后能夠直接帶動500人就業,并發放鵝苗200萬只,能保證2000戶農民的創業增收問題。
數據顯示,2020年,和田地區計劃完成發展雞3500萬只、鵝1800萬只、鴿子1500萬羽、鴨子1200萬只的養殖規模。在傳統養殖業的基礎上,一項項特色產業正呈現出規模化發展態勢,一系列數據無不在證明:農牧民正在脫貧致富的路上穩步前進。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