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購物、視頻會議、遠程醫療、云課堂、網上展會……疫情期間,數字經濟逆勢增長,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在支撐復工復產、保障就業、提振經濟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抓緊布局數字經濟。4月上旬,《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對外發布;5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17個部門以及互聯網平臺、行業龍頭企業、金融機構等145家單位,共同啟動“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經濟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從國家層面到各地各部門,再到各行業企業,危中尋機加快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共識,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全面提速。
數字經濟表現亮眼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大的抗沖擊能力和發展韌性,網絡消費、平臺消費、智能消費等需求持續釋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與互聯網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繼續保持逆勢增長。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比1月份至3月份加快2.7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比24.1%,比去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4月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5.2%。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表示,從數字經濟自身發展的大趨勢來看,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首次超過30%,標志著數字經濟從起步期進入到快速發展期。張新紅說,疫情中催生了一批新的需求,比如網絡會議、教學、就醫等,這些新需求反過來又推動了數字技術加速創新。
數字經濟的巨大空間還表現在“產業數字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數字經濟有助于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物流向智慧物流、傳統制造業向無人工廠轉變,借助技術的手段,傳統產業將突破現有壁壘,貫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升生產效率。
“可以樂觀地預見,隨著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的加快建設,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將更為廣泛地應用實施。數字經濟有望成為我國經濟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說。
各地布局數字經濟
不僅是中央層面,各地也在加速布局數字經濟。
先行者已嘗到甜頭!墩憬』ヂ摼W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9年,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6228.94億元,同比增長14.5%。今年,浙江將重點啟動20個大型數據中心項目建設,建成5萬個5G基站。
更多省份也在加速發力。例如,在東部,上海提出,到2022年末,將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在中部,江西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加快新動能培育的“一號工程”;在西部,四川表示將搶占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網絡應用和超高清視頻等產業高地……
“發展數字經濟,各地情況不同,但都體現出了積極支持的態度,這是一件好事。”張新紅表示,對于數字經濟的發展,要鼓勵創新、鼓勵競爭,在競爭中不斷磨合提升。
盤和林認為,地方發展數字經濟要結合自身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對于一些人口稀疏、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較差的地區,不適合過度推行服務業的數字化,而更適合開展制造業、農業的數字化、機械化工作。在部署數字經濟時,還要廣泛開展政府與民間資本的合作。
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
據有關機構測算,在不考慮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數字化轉型可使制造業企業成本降低17.6%、營收增加22.6%,使物流服務業成本降低34.2%、營收增加33.6%,使零售業成本降低7.8%、營收增加33.3%。
王軍表示,數字化轉型讓各類要素重新配置,生產制造更加智能,供需匹配更加精準,專業分工更加精細,國際貿易更加廣闊,掀起了由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演進的重大變革。
在我國,中小微企業是就業的主力軍,其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挑戰也更大。“從傳統中小企業的角度來看,他們并不是不想搭上數字經濟的快車,而是受到自身資本、人才儲備等客觀限制,使得他們‘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北P和林說。
富有針對性的政策正相繼推出——解決“不會轉”,重點是開展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搭平臺降門檻;解決“不能轉”,重點是實施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優服務強支持;解決“不敢轉”,重點是實施數字經濟新業態的培育形態,聚合力建生態。
“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將為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心劑。”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表示,作為首批入選企業,浪潮將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投入,圍繞新基建,推出一系列普惠性“云數智”服務,為數字化轉型賦能,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在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如何推動各方形成合力?張新紅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數字經濟發展是大趨勢。對數字經濟發展的相應制度設計要作出調整,不能用過去管理工業經濟的方法來管理新業態。同時,數字經濟發展壯大有一個過程,要給予容錯試錯的空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