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18日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兼顧疫情防控和對外經貿合作。

  世界經濟互相滲透,高度融合,國內國際經濟的聯動效應已經影響到大國經濟的各個環節。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因此,善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防范各種風險,對于確保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外貿外資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帶動就業的大戶,是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由之路。穩外貿穩外資不僅有助于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也是穩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重要保障。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同時,也面臨著不少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及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也給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此種情形下,更加要求我們準確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對外經貿合作。

  雖然有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影響,但中國外貿潛力大,韌性足、競爭力強、產業鏈穩固,企業的創新意識、開拓市場能力都很強,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新冠肺炎疫情是階段性的外部因素,世界經濟不會因此而停擺。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肺炎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快速發展的疫情對世界經濟與資本市場都造成巨大沖擊,國際貿易和投資受到嚴重抑制和沖擊。此外,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復雜多變,世界貿易體系格局出現新變化,我國對外貿易合作面臨新挑戰。當然,疫情不可避免會對我國外貿造成短期沖擊,但這只是暫時的、可控的,因為我國是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有30萬億的進出口規模,在全球的供應鏈、產業鏈中居于重要位置,也是全球進口貿易第二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吸引外資第二大國,是13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穩住疫情下的外貿基本盤,一方面,對內應支持外貿企業抓緊復工復產,圍繞解決企業用工、資金、原材料供應等需求,有針對性地精準施策,打通“堵點”、補上“斷點”,及時協助做好法律服務等工作,積極化解合同履約、企業債務、勞資關系等糾紛,全力促進外貿穩就業穩增長,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另一方面,要在擴大對外開放中推動復工復產,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在落實防疫措施前提下為商務人員往來提供便利,通過創新招商引資、展會服務模式等舉措,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做到兩手抓、兩過硬,就一定能夠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