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3月19日電題:搶農時促生產,春耕更有“科技范”——江蘇春耕備耕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陳剛、趙久龍

  布谷聲聲催春種。疫情之下,經濟大省、農業大省江蘇緊扣農時,防疫生產兩不誤,打牢糧食豐產基礎,在春耕備耕熱潮中,更透著濃濃的“科技范”。

  防疫不誤農時,打牢豐產基礎

  陽澄湖畔,麥香芬芳。34歲的黎泉一大早就帶著工人用無人機噴藥、飛防。作為蘇州市迎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理,這位碩士“新農人”管理著近2000畝農田,植保無人機、插秧機、收割機,樣樣都能駕馭。

  防疫不松,農時不誤。在淮安市淮陰區光亮稻麥種植合作社的千余畝麥田里,除草機械正在作業。“我們在除草藥劑里混用防治紋枯病的藥,除草防病一舉兩得,節約成本又便于農戶操作。”淮安市農科院副研究員付佑勝說。

  在泰州市姜堰區張甸鎮蔡官村,3名外地農場主因疫情無法趕回來管理流轉的1300多畝農田,他們遠程委托服務組織進行田間施肥,地方財政還按惠農政策補貼了50%臨時委托代管費用。

  緊抓農時,江蘇各地持續推進春季田間管理。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馬德云介紹,全省小麥清溝理墑比例已過85%,返青拔節肥施用比例過70%,麥田病蟲草防治3300余萬畝次,小麥生育進程加快,長勢總體較好。

  在江蘇產糧大縣射陽,做好122萬畝冬小麥春季田間管理的同時,近萬畝秧池全部耕翻、培肥到位。江蘇省88家重點種業企業全部復工,重點肥料和農藥生產企業復工率超95%,農資供應充足,已備稻種近3億公斤,落實水稻秧田56萬畝,累計調運儲備秧盤17280萬張、基質13.1萬噸,以滿足春夏播生產需求。

  “云春耕”漸興起,農業專家變“主播”

  “小麥根部有些腐爛怎么辦?”“春季田管要注意什么?”連日來,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朱新開每天都收到十幾條“求助”信息。往年此時,朱新開在農家小院、田間地頭與農民圍坐著聊農事。今年,他嘗試通過“網絡直播”傳授種植技術、答疑解惑。

  疫情之下,隔空進行的“云春耕”,在江蘇各地漸漸興起。徐州市賈汪區茱萸山街道龍門村引龍生態桃園里,徐州生物工程學院教授王勝永手執剪刀操作演示,與微信里一群果樹種植大戶熱烈交流著。“這樣的課,我一分鐘都不愿意錯過。”賈汪區藍山田園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劉芹說。

  “除了利用‘農技耘’等技術指導平臺,我們還建立了全區農事微信群,邀請幾十位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和電子商務領域的專家,實時在線為農民群眾答疑解惑,服務春耕。”賈汪區農業農村局科教科科長張艷春說。

  利用微信公眾號指導小麥春管,在“農技耘”平臺發布田管建議,打造“戰疫農技微課堂”無償供下載學習……疫情防控關鍵期,江蘇不少農業專家,連起電話線、辦起視頻班、按起遙控紐,“觸網”送服務下鄉。

  裝上“北斗”更給力,十萬農機田間忙

  天上,無人植保機噴灑農藥;地面,自走式植保機忙施小麥拔節肥……在南通海門市悅來鎮保民村新型合作農場,小麥長勢喜人。

  海門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顧黃輝介紹,疫情之下,人手不足是一大難題。“機器換人”既緩解了人員緊缺,又減少了聚集,當地發揮78家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大戶春耕備耕“主力軍”作用,大大提高了效率。

  “一臺無人機每小時噴灑農藥120畝,省水節藥效率高。”淮安創翔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公司總經理吳彥軍說,使用全市統一的統防統治藥方,既省人工、時間,還省水節藥,算下來每畝節省成本30多元。

  “我們有4臺農機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下半年還要再裝兩臺。”在鹽城市射陽縣,全友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凌志說,自動駕駛操作更易上手,降低駕駛員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安裝了北斗系統的農機,主要用于播種、打藥、施肥作業,有效減少了重播、漏播。”陳凌志說,合作社不僅為全縣農民提供服務,還到周邊地區跨區作業。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統計,全省5000多家農機合作社日均共投入耕整地、植保、施肥等農機裝備逾10萬臺套。“江蘇省注重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持續推進全程機械化,守好群眾‘米袋子’和‘菜籃子’。”江蘇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