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打響后,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青年紛紛寫下“請戰書”,摁下鮮紅的手印,用實際行動踐行青春誓言;他們在各條戰線上爭分奪秒,用擔當和實干繪就青春本色。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抗疫一線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
總有人要肩負使命,總有人要逆向遠航。80后、90后,甚至00后逆風而行,匯聚成疫情防控的青春力量。正如網絡上那句令人動容的話語:17年前全世界守護“90后”,現在換“90后”守護這個世界。危難時刻,青年挺身而出,構筑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銅墻鐵壁”。抗疫一線,青春在釋放力量,青春在綻放榮光。
這份榮光是青春的勇于擔當。“00后”護士出發前沒敢告訴父母,直到要進入方艙醫院才發信息說,我本來就是醫務人員,這個時候我不沖在最前面就對不起自己;“90后”網約車司機當起志愿者,每天凌晨四點出門,晚上十點到家,午飯常是一碗泡面;社區網格員身上掛滿藥袋的照片刷遍網絡,小餐館老板逆行武漢給一線醫護人員送飯獲無數網友點贊……就是這樣一群“羽翼尚未豐滿”的年輕人,在抗擊疫情的危急關頭、關鍵時刻,一個個爭先恐后奔赴“戰場”,他們用青春書寫責任和擔當,展現了新時代青年人的模樣。
這份榮光是青春的樂觀向上。抗疫中,一線醫務人員“全副武裝”,為了方便辨認和溝通交流,他們在防護服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和互相打氣的話語。活潑的年輕護士在防護服上畫個“豬豬俠”,淘氣的舉動透漏出幾分樂觀;“請叫我帥哥”“等疫情結束我要去看中超”,厚重的戰袍掩不住他們內心的向往,青春朝氣噴薄而出。巡視病房以手機照明的“提燈女神”,為患者帶去自信的“開心果”小護士,方艙醫院里輔導學生做功課的“醫生大哥哥”……他們用光和暖,讓生命重新點燃希望。一個個年輕的身影是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也是自信中國的最佳代言人。
這份榮光是青春的愛國情懷。吉林的醫生在防護服后面寫下“精忠報國”,他說:“我不能容忍在這樣一個危機時刻,自己不能出現在第一線”。24歲的青年志愿者鄭能量,駕車300多公里逆行武漢,抱著必死之心,在朋友圈立下“軍令狀”,他說:“如果我不幸倒下,請把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后撒在長江,報答陪伴我的祖國。”生于斯長于斯,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把自己深深嵌在國家成長的年輪里,在祖國有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默默付出,這就是中國青年。戰“疫”中的年輕一代,血管里奔涌著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成為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青春載體。
不做生活的旁觀者,要做青春的踐行者。今天,新一代的“生力軍”,成為抗疫的主力軍。他們接過社會責任的接力棒,用自己的方式鐫刻下屬于他們的時代印記,讓青春綻放榮光。春天已來,“青”盡全力打贏戰“疫”,穿過黎明前的黑暗,我們一起迎接勝利的曙光。(陳語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