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臨近中午,上小學二年級的孟浩正上完網課,眼睛就“長”在了爸爸的手機上。他不是玩游戲,也不是看動畫片,而是急切地等著媽媽的視頻電話。從2月1日到現在,他的媽媽陳鳳已經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工作了30多天。

  圖為陳鳳與兒子孟浩正視頻對話。孟強勇 攝

  在武漢30多天,兒子說媽媽瘦了,小女兒說“肚子”想媽媽了

  今年37歲的陳鳳是某軍隊醫院的文職護士,為抗擊疫情,她主動請戰支援武漢,成為火神山醫院感染八科的一名護士。媽媽第一次離開家這么長時間,7歲的孟浩正和2歲的妹妹在家里,很想她。

  電話鈴聲響起,孟浩正跳了起來,“媽媽,快讓我看看你,看起來跟以前不太一樣,好像瘦了點。是不是工作很辛苦呀?”陳鳳說:“媽媽休息會就好了,你在家要聽爸爸的話,好好吃飯。”

  正說著,妹妹也湊到手機跟前,看著手機里的媽媽,奶聲奶氣叫了起來。陳鳳問她有沒有想媽媽,小家伙點點頭,陳鳳又問哪里想,她小手摸著肚子揉了起來,說“肚子”想。一家人都被逗樂了。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和家人聊天的時間,陳鳳覺得是一種享受,但這樣的聊天一周最多兩到三次。在感染病區護理新冠肺炎病人,工作強度大,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住宿地,她常常累得只想睡覺。

  圖為陳鳳與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時刻。被采訪者提供

  與病人在一起,聽到最多的就是“謝謝”

  陳鳳說,她和隊員的住宿地,距離火神山醫院有一段路程。如果是白班,早上8點上班,5點半就要起床,吃過早飯后乘坐6點30的班車,7點多到達醫院,接下來就要進行前期準備工作了。

  考慮到口罩防護時間和醫護人員身體承受能力,護士每天在病房內的工作時間是4個小時,但這并不輕松。工作服、防護服、隔離服三層服裝,戴手套、穿鞋套,再加上護目鏡、口罩、面屏,所有裝備穿上身之后,只有一個感覺:憋。

  “呼吸不暢,身體就處于缺氧狀態。說句心里話,從穿上防護服走進病房到走出病房的這段時間,心里只有兩個字,堅持。”陳鳳說道,之前跟戰友聊過,經歷這次特殊時期的戰斗,以后不管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難,都能夠克服了。

  由于近期急危重癥病人數量減少,陳鳳的工作量較之前有所減輕。她說:“輕癥病人可以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跟他們在一起,聽到最多的就是‘謝謝’兩個字。”有時候,病人還幫忙掃地、拖地。他們覺得醫護工作者也有孩子、有父母,卻冒著生命危險來救助他們,以后一定要請這些救命恩人吃武漢熱干面。

  圖為陳鳳正在認真查對抽血患者試管信息。賀菲菲 攝

  居家學習,孩子變得懂事了

  奮戰在抗疫一線,懂事的孩子讓陳鳳心里踏實。視頻中,孟浩正說:“媽媽,你就是我心里的大英雄。你在那里安心工作,我會在家認真上課,認真鍛煉身體。”“妹妹也很乖,她每天也拍皮球鍛煉呢,我還會給妹妹讀書講故事聽。”

  老公孟強勇告訴陳鳳,她在武漢一線“戰斗”,孩子學習非常自覺,還學會了做家務、照顧妹妹,是家里的小小男子漢。

  在上網課時,老師教孩子們剪軸對稱圖形,剪出的小人一個個手拉著手。老師說這叫手拉手,心連心。孟浩正剪得很認真,因為爸爸告訴他,只要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件事,就是和媽媽一起抗擊疫情。

  可再懂事的孩子終究還是孩子,在視頻中聊著聊著,孟浩正又問起媽媽什么時候能回來,“媽媽,我和爸爸看新聞,很多人都在捐款捐物。我把自己的一部分零花錢捐給武漢了,這樣你是不是就能早點回來,看我和妹妹了……”

  圖為陳鳳在為患者進行基礎護理。賀菲菲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