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不斷加力: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工具加大定向調控力度、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釋放流動性、引導利率下行。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為靈活適度,但不會“大水漫灌”,加強結構性調控和降成本力度仍將是主要著力點:央行將擇機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年度動態考核,也將進一步引導LPR下行。此外,全面降準、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等也儲備在央行政策工具箱中,將視情況擇機使用。

  疫情發生以來,央行推出一系列結構性工具加大定向調控力度。如,設立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向主要全國性銀行和湖北等10個重點省(市)部分地方法人銀行提供資金,采取名單制,精準支持直接參與抗擊疫情的企業。最近,央行在此基礎上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工具不是名單制,而是普惠性的,重點用于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

  “央行可以通過利率更加優惠的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向部分金融機構投放流動性,并附加一定的機制設計,引導獲得資金的金融機構向特定行業和區域投放信貸。”光大證券研究所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抗疫時期更需貨幣政策精準滴灌,加強結構性調控效果更佳。

  在定向調控的同時,央行也在引導整體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下行。貨幣政策“降成本”力度不斷加大。2月,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先后均下降10個基點,2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分別下降10個和5個基點,帶動市場整體利率下行。2月24日至28日當周,Shibor隔夜、7天和14天較此前一周分別下行1個基點、5個基點和3個基點至1.35%、2.19%和2.09%,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貨幣政策還將如何發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上周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穩預期、擴總量、分類抓、重展期、創工具、抓落實,為抗擊疫情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貨幣政策支持,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還將適度增強,并還將主要體現為加強結構性調控和降成本力度。

  在結構性貨幣政策方面,根據央行人士最近的多次表態,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將擇機進行年度動態調整,更多達標銀行有望享受優惠政策支持。王一峰表示,進一步優化“三檔兩優”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框架,通過更為優惠的存款準備金率,更大幅度的定向降準,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中信固收研報預計,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預計釋放資金規模在3000億元至5000億元。

  與此同時,其他結構性政策也將繼續優化。“增加再貸款再貼現的額度,分類引導各類銀行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劉國強表示。中國銀行研究院也發布研究報告稱,應更加注重發揮定向工具作用,通過PSL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制造業、民營企業中長期融資、助力其復工復產。

  而在降成本方面,央行仍將用市場化的手段繼續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LPR推開以后,利率下行的趨勢比較明顯,不僅LPR本身在下行,而且帶動了整個金融市場,包括信貸利率都在下行。目前來看,下行還有一定的空間,我們下一階段要通過改善體制機制,把市場利率還存在的下降空間給挖掘出來。”劉國強說。王一峰預計,MLF利率、LPR報價全年仍存在15-20個基點下調空間,全年料“前快后慢”,1年期LPR下調幅度將高于5年期LPR。

  部分業內人士還認為,為了助推銀行體系資金成本下行、進而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全面降準也將是可能的選項。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判斷,繼年初實施一次0.5個百分點的全面降準后,今年上半年央行還可能再度實施一次全面降準,全年降準次數有望達到3次,降準幅度有可能達到1.5至2.0個百分點。“目前金融機構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9.9%,在過去兩年系統性金融風險得到緩釋和化解的背景下,存在進一步下調的空間。在當前商業銀行存款增速持續低于貸款增速、整體貸存比高企的背景下,擇機實施全面降準能有效提升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能力。”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針對存款基準利率,劉國強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這一表態直接帶動近期市場對調整存款基準利率的討論升溫。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必要性是存在的。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可直接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與此同時,有助于引導儲蓄存款進一步流向資本市場,也能起到穩定金融市場的作用。但降低存款基準利率也是把“雙刃劍”,利率走低可能推動儲蓄率下降,加劇存款分流。他表示,對中小銀行而言,更重要的是幫助拓寬負債渠道,豐富負債來源,并允許采取更有彈性的存款利率浮動空間。

  王青表示,目前影響存款基準利率下調的一個主要考慮是通脹水平,不過降息引發全面通脹的風險較小。“綜合考慮宏觀經濟降成本、控通脹及防風險等因素,我們認為當前存款基準利率僅存在0.25個百分點的小幅下調空間,而且上半年實施下調的可能性很小。這意味著下調存款基準利率會儲備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箱里,但短期內不一定動用。”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