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

          學習用典︱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2019-04-27 08:32:00來源:中國之聲

            

            點擊音頻,聽解讀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4月26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提出要同大家一起登高望遠,攜手前行,共同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未來。

            

            在說到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辟了新天地時,習近平主席使用了典故“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本期《學習用典》解讀: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中國古人說:“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

            ——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蒙曼解讀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出自西漢劉向的《說苑》,意思是:世間萬物如果保住根本就能生長,而一切事情只要符合道義就能成功。

            原文: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

            

            《說苑》(部分)

            《說苑》,又名《新苑》,古代雜史小說集,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每類之前列總說,事后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于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政治理想以及倫理觀念。

            

            劉向

            劉向(前77一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省沛縣)人,漢高祖之弟楚元王的四世孫,西漢時文學家、經學家。

            那“道”到底是什么呢?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所說的“道”,其實就是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就是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是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這就是今天全世界共同具有的“道”。共建“一帶一路”就是順應了這些“道”,所以它一定會受到各國的歡迎,一定會取得成功,因為這是“直道而行”,所以一定會“得道多助”。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秋天提出以來,引起了越來越多國家的熱烈響應,共建“一帶一路”正在成為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習近平主席也在多個場合用中國典故闡述了如何踐行“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齊心協力,守望相助,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

            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使用了《禮記?禮運篇》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出自儒家經典文獻《禮記?禮運》篇,是孔子在闡述自己的社會政治理想時明確提出的,為人們刻畫和描繪了最理想而崇高的政治目標,最遠大而美好的社會愿景,這就是中國人所熟知的“大同”理想。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禮記》(部分)

            2016年,習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演講時,用《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典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闡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初衷。強調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網絡,“一帶一路”旨在為世界其他國家分享中國機會,使得沿線國家和地區與中國一起發展,共享繁榮。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這是孟子關于“大丈夫”的一段論述,說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不僅要具備“仁”、“禮”、“義”這些品質,并且要光明磊落。這也是如今樹立大國形象的一個重要原則。

            當時,所謂“縱橫家”信徒景春認為,當時所謂公孫衍和張儀等縱橫家便是大丈夫,他們只要發怒,天下就動蕩;他們只要平靜,天下就安寧。孟子回答說,這些人怎么能算大丈夫呢?真正的大丈夫是“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018年,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使用了《禮記?中庸》中的典故“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指出,我們要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審視當今世界發展趨勢和面臨的重大問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同世界各國的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更多領域、更高層面上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是四書之一,講一個人如何通過心性修煉,從平庸走向高明。“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闡明了中國人認識世界的基本方式,那就是萬物競相生長,但是彼此之間并不妨害;日月運行、四時更替各有各的規律,相互不沖突,所以由此形成了我們以和而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差異性,尊重多樣性,通過兼收并蓄來彌合彼此之間的不同,那就是用求同存異的態度來尋求共識,以相互尊重的方式來化解沖突。

            面向未來,當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共同的機遇之路、繁榮之路,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中國也必將同其他國家一起播撒合作的種子,收獲發展的果實。

            

            總監制:蔡小林

            總策劃:侯東合、趙雪花、王巧玲

            記者:刁瑩、劉會民

            新媒體:馬文佳、夏文

            播講:劉鶴佳

            綜合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光明日報、百度漢語等,圖片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網絡

          編輯: 孫永政

          學習用典︱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4月26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提出要同大家一起登高望遠,攜手前行,共同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未來。

          關閉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设 | 日韩国产中文综合 | 在线观看国产不卡秒播AV | 亚洲天堂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