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5日電(冷昊陽)今年9月以來,省一級的機構改革方案密集獲批,截至目前,至少29省份的機構改革方案已獲中央批復同意。在此輪地方黨政機構的調整中,一批因地制宜、體現當地特色的機構掛牌亮相。
至少29省份方案獲批 新機構亮相
今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了《海南省機構改革方案》,這是全國首個獲得中央批復同意的地方機構改革方案。此后,省一級的機構改革方案密集獲批。
根據公開報道,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9省份的機構改革方案獲中央批復同意,部分省份還透露了當地的黨政機構設置數量。
例如,在此次機構改革后,寧夏的黨政機構總數為55個;重慶的黨政機構總數為64個,其中市委機構17個,市政府機構47個。
此外,在機構的設置上,各省份的步調也都同中央保持總體一致。此次機構改革中,諸如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都在省一級的政府機構中亮相。
立足地方特色 推出“自選動作”
除了以上“規定動作”,不少省份還立足各地實際,推出一些“自選動作”,展現地方特色。
例如,四川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因此該省將原省扶貧移民局更名為扶貧開發局,以加強脫貧攻堅的工作力度。
而在海南,該省為適應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建設要求,整合了旅游、文化、體育職能,組建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服務全域旅游發展。
再如,作為傳統海洋大省的山東,為做好“海洋”的文章,在此輪地方機構改革中,山東省委設立海洋發展委員會,省政府組建省海洋局。
根據山東省機構改革方案,省海洋局主要負責研究提出海洋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和海洋產業政策建議,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海洋經濟發展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海域使用和海島保護利用管理,負責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海洋科技、海洋對外合作等。
大數據部門成亮點
縱觀已獲披露的機構改革方案,“大數據”可謂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記者梳理發現,福建、山東、浙江、廣東等多個省份,都在此輪機構改革中,瞄準了“大數據”。
例如,山東省組建了省大數據局,根據報道,其目的是為主動適應數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解決部門信息“孤島”和信息“煙囪”問題,加快推進“互聯網+電子政務”,建設“數字山東”。
此外,浙江省也將組建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負責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和大數據資源管理等工作。
據媒體報道,通過組建這一機構,浙江省將進一步加強互聯網與政務服務的深度融合,統籌管理公共數據資源和電子政務,推進政府信息資源整合利用,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進一步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數字浙江建設。
事業單位迎變化
除了黨政機構的設置外,記者發現,在多個省份的機構改革方案中,也紛紛聚焦了事業單位改革。
這其中,多省份提出,在此次機構改革后,除行政執法機構外,不再保留或新設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例如,云南省深化省級機構改革推進會就提出,同步劃轉調整相關事業單位是省級機構改革的重要內容,事業單位要隨主管部門及行政職能調整同步劃轉;事業單位整體劃轉不拆分;整合職責相同或相近的事業單位;精簡收回事業編制。
再如,《內蒙古自治區機構改革方案》也提出,要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除行政執法機構外,將完全、主要和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全部納入改革實施范圍。改革后,除行政執法機構外,不再保留或新設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地方機構改革何時調整到位?
根據今年3月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在2018年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省以下黨政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在2018年年底前報黨中央備案。所有地方機構改革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記者梳理發現,多地也在為地方的機構改革明確“時間節點”。
云南省就要求,確保省級機構改革在今年底前基本落實到位,省以下機構改革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湖南也要求,確保今年12月底前完成省本級機構改革各項任務,確保明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市縣機構改革任務。
相較而言,海南省推進地方機構改革的速度則更快。根據《海南省機構改革方案》,海南要求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省級機構改革,12月底前完成市縣機構改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