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2月28日電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2月25日刊登記者丹森·張題為《是時候對中國的突飛猛進有清醒的認識了》的文章。以下為文章節選:
作為一個報道交通的新聞記者,我經常把目光投向歐洲,為解決新加坡的交通問題尋找榜樣。我猜想新加坡可能最后會像阿姆斯特丹或哥本哈根那樣,設置寬敞的地下停車場,給自行車修建快速路。但我后來發現,根本沒有必要把目光投向西方那么遠的地方。
就自行車這種交通方式而言,由于無樁共享單車的出現,現在新加坡正逐漸變得更像北京等中國城市——這種單車現在幾乎在每個街角隨處可見,它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用手機租用、鎖定和歸還。
共享單車的普及和使用方便意味著更多人短途出行時會騎車。這是個創造性舉動,給了極需推動減少車輛的新加坡政府一針“強心劑”。
但由于個人短視,我對從中國那里尋找良好的城市方案反應遲緩。我和許多同輩對中國持有一種刻板印象,覺得那里充斥廉價山寨商品、質量低劣產品和行為舉止不良的市民。戴著這種有色眼鏡看待中國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為這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的國情非常復雜。
40年來,中國讓7億人脫貧,上演了史詩般的奇跡,并且它還將繼續迅猛發展。
誠然,大約40年前,中國啟動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時,它從新加坡等國那里汲取經驗;然而現在兩者開始互換角色。前往北京、上海等中國繁忙的大都市的外國人對中國突飛猛進的發展程度感到錯愕。
以無現金支付為例。從生鮮市場的雜貨店到路邊攤的小吃,再到租房、繳納水電煤氣費、坐火車、乘飛機,一切都可以用支付寶和微信等電子錢包來支付。
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國人也制定了主導性計劃,到2030年要成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那些一直以來眼中只有西方的新加坡人現在需要認識到新的現實,加深對中國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借助中國崛起的機遇。
新加坡政府一直在積極鼓勵新加坡人研究中國的發展,然而新加坡年輕人對中國的興趣雖然在緩慢增強,但似乎仍然不濃。
新加坡通商中國總裁孫雪玲敦促新加坡年輕人參加中國的實習或交流項目。她說:“置身中國才能親身體會和看到中國正經歷的變化,抓住機會。”
隨著努力糾正過去的短視,我渴望加深對中國的理解,這會更好地幫助我講述這個正在崛起且不斷演進的大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