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法院:“鍵對鍵”打官司
“雙方對庭審筆錄沒有異議的話,請點擊‘確認’鍵。”8月18日,一場特殊的庭審舉行。說它特殊,是因為庭審的全過程在網上進行,原被告雙方分別在杭州和北京,通過互聯網參與庭審。從開庭到同意調解,僅用了20分鐘,大大節(jié)省了訴訟成本。
8月18日,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成立。在這里,起訴、立案、送達、舉證、開庭、裁判,每個環(huán)節(jié)全流程在線,訴訟參與人的任何訴訟步驟即時連續(xù)記錄留痕,當事人可以“零在途時間”“零差旅費用支出”完成訴訟。
用互聯網方式審理互聯網案件
6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明確將依托杭州鐵路運輸法院,試點設立專門審理涉互聯網案件的杭州互聯網法院。
據杭州互聯網法院院長杜前介紹,該院定位于“用互聯網方式審理互聯網案件”,集中管轄杭州市轄區(qū)內基層人民法院有管轄權的涉互聯網一審案件。該院的人員編制、法律職務任免、機構設置、經費保障、案件管轄等,都是按照中央批準的《方案》執(zhí)行,印章也由最高人民法院制發(fā)。
今年5月1日起,杭州互聯網法院的前身——杭州鐵路運輸法院就正式上線“網上訴訟平臺”,集中管轄杭州地區(qū)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等5類案件。原告使用手機號碼注冊賬號后,在線填寫起訴狀、提交相應的證據材料,勾選所需依據的法律條文,5分鐘便可起訴立案。系統(tǒng)會自動提取電子商務平臺的當事人身份信息、網上交易過程及各類表單數據,最大限度實現網絡證據在線一鍵式引入。同時系統(tǒng)自動計算訴訟費用,當事人可通過支付寶或網銀繳納。隨后,系統(tǒng)將自動向被告送達訴訟信息,被告可以上網登錄查看并提出抗辯。
在舉證環(huán)節(jié),當事人可以隨時在線提交各類電子化證據,而質證也在網上完成,系統(tǒng)會提示當事人針對每一項證據都一一填寫質證意見。
截至8月15日,杭州鐵路運輸法院共立案2605件,審結1444件,平均開庭時間僅25分鐘,平均審限32天,開庭案件均實現100%在線庭審、在線判決、網上送達。“以互聯網方式審理互聯網案件的效率、公開、便民優(yōu)勢非常明顯!倍徘罢f。
互聯網法院落戶杭州是應運而生
互聯網法院為何落戶杭州?這是許多人想問的。在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邵景騰看來,“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落戶杭州是應運而生。”
“在杭州點擊鼠標,聯通的是整個世界!苯陙,杭州不斷厚植中國電子商務之都和國際商貿中心優(yōu)勢,在大力發(fā)展信息經濟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目前,杭州的信息經濟對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超過50%,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威視等互聯網龍頭企業(yè)蓬勃發(fā)展。杭州網站數量、B2B、B2C、C2C、第三方支付均居全國首位,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支付、智慧物流等領域產業(yè)發(fā)展位居世界先進水平。
2014年底,杭州中院就成立了電子商務訴訟指導中心,探索解決涉網案件中出現的新法律問題,開發(fā)運營網上法庭平臺,指導開展網上訴訟。2015年4月,浙江省高院確定由西湖、濱江、余杭三家基層法院和杭州中院作為電子商務網上法庭試點法院,至2017年5月1日,杭州的電子商務網上法庭已處理案件2萬余件,實現了“網上案件網上審、網上糾紛不落地”,為互聯網法院的設立積累了實踐經驗。
杭州互聯網企業(yè)云集,涉互聯網案件集中管轄后,不少案件涉及知名企業(yè),會不會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的情形?對此,杜前表示:“本輪司法改革的重要內容就是排除地方因素對法院依法獨立審判的影響,杭州互聯網法院將嚴格落實中央要求,堅持公平裁判,無論當事人是什么身份、有多大規(guī)模、在什么地區(qū),都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堅決杜絕地方保護主義,也歡迎社會各界監(jiān)督!
設立互聯網法院是全球首創(chuàng)
據了解,英國曾動議成立“線上法院”,醞釀了2年,至今沒有實現。因此,杭州互聯網法院不僅在全國是第一家,在世界范圍看也是首創(chuàng)。
為什么要設立互聯網法院,原有的審判模式有哪些不足?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朱深遠說,網絡已成為人類生活的第二空間,正在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正在刷新法律的概念、司法實踐和公眾對法院服務的要求。互聯網的虛擬性、跨地域、在線化和去中心性等特征,對現有的法律理論和司法制度產生了巨大的挑戰(zhàn),當事人運用傳統(tǒng)司法規(guī)則、訴訟方式解決糾紛成本高、流程長,法院需要為公眾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在線解決通道。
“互聯網時代的糾紛,當事人各方跨越時空而存在,案件管轄弱化了住所、糾紛所在地等地域因素。”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于志剛說,這使得管轄權異議升級為幾乎所有案件都要經歷的標準程序,耗費訴訟參與人、法官的心神和精力。建設專門的涉網案件專業(yè)法院,可以降低訴訟差旅費消耗等成本,有利于法官投入專業(yè)力量鉆研互聯網案件,提高網絡案件的審判質量。
比如,北京的網友因網購糾紛狀告淘寶公司,可以不用到杭州起訴,淘寶公司也不用派人到北京應訴。雙方可以自愿選擇由杭州互聯網法院在網上審理。以前,此類案件,雙方幾乎都要提出管轄權異議,希望案件在自己所在地法院審理,以節(jié)省訴訟成本,這耗費了雙方和法院很多精力,F在,在網上就可以直接審理了。
為互聯網健康發(fā)展提供司法保障
互聯網法院定位于“用互聯網方式審理互聯網案件”,突出涉網案件審理的專業(yè)性。杜前介紹,在鐵路運輸法院時期,該院就形成了一套以訴訟平臺操作規(guī)程和網絡視頻庭審規(guī)范為中心的程序規(guī)則,以此為基礎,出臺了杭州互聯網法院的《訴訟平臺審理規(guī)程》《當事人權利義務告知書》《網上庭審提綱》《網上庭審規(guī)范》,破解訴訟主體身份確認難、當事人在線質證難、在線行為控制難等網絡審判難題,確立網絡司法缺席審判制度,維護網絡司法權威。
朱深遠介紹,杭州互聯網法院將在線解決糾紛、解決在線糾紛,為維護網絡安全、化解涉網糾紛、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提供司法保障。
——作為互聯網時代司法為民的“新載體”,將探索設計一整套適應互聯網模式的司法規(guī)則和訴訟流程,幫助老百姓低成本、高效率地解決發(fā)生在互聯網上的新型糾紛;
——作為互聯網訴訟規(guī)則探索的“試驗田”,對網絡平臺制定自治性規(guī)則進行規(guī)范化指引,整合、創(chuàng)設適應互聯網發(fā)展的訴訟規(guī)則,防范化解網上各類交易的法律風險,凈化網絡空間,降低網上維權成本;
——作為互聯網審理機制變革的“先行者”,對現有訴訟進行全流程再造,制定一套標準化、結構化的新型互聯網審判方式,包括訴訟規(guī)程、庭審規(guī)范、當事人操作指南等,為全國法院互聯網審判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作為互聯網空間依法治理的“孵化器”,以司法裁判的方式劃定互聯網活動底線、邊界,從而實現對網絡空間的法治化治理,并推動互聯網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
——作為互聯網糾紛多元化解的“主導者”,將探索建立涉網糾紛“一站式”解決機制,整合仲裁、調解、行政機關等其他組織的法律服務資源,促成全社會形成在線糾紛多元化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本報記者 徐 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