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4日消息(記者 于聞)品牌力量在內蒙古化德縣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作用,促進當地經濟持續發展。
化德縣地處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北部,是一個蒙、漢、滿、回、朝鮮等多民族的農牧產業結合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扶貧工作任務十分艱巨。2002年,中央編辦被確定定點幫扶化德縣后,積極開展扶貧工作,先后選派13位優秀年輕干部到化德縣掛職;投入資金開展了幫扶助學、送溫暖等活動;幫助化德縣協調國家有關部委爭取項目30多個,覆蓋全縣貧困人口1萬多戶,4萬多人,有力促進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1億元,年均增長13%,是“十一五”末的1.8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1.85億元,年均增長35.2%,是“十一五”末的3.8倍;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5010元和7500元,年均分別增長12.4%和20.5%,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8倍和2.5倍。按照扶貧攻堅戰略部署,在各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中央編辦的精準幫扶和化德縣廣大干部群眾不懈努力下,化德縣“脫貧摘帽”如期完成扶貧攻堅任務指日可待。
在取得扶貧攻堅決定性成果的前提下,中央編辦著眼于穩定戰略成果,增加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掛職干部精心組織,委托國家品牌研究所實地調研,進行專業培訓。6月29日,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國家品牌網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兆彬,國家品牌研究所所長、國家品牌網總編輯李剛一行深入實地,對化德縣具有區域特點的生產企業進行考察調研,對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企業家代表進行品牌戰略培訓。
化德縣于2012年投資4億元建成的服裝創業園,規劃占地20萬平方米,已基本完成綜合辦公區、服裝絮片加工區、倉儲物流區、職工生活區四大功能建設,吸引了當地服裝企業入駐,目前已有注冊服裝企業240家,園區產業初具規模。園區內一家羊駝絨絮片加工企業,年產羊駝絨服裝絮片50余萬件,由于沒有品牌,產品賣不上價,利潤低,效益不好,研發能力薄弱,產品雖有真材實料,款式跟不上市場變化,很優質的產品卻在低端市場徘徊。另一家酒廠也是在困頓中運行,雖然有大量優質高粱的原料庫、發酵池,保持著優良的傳統工藝,優質的純糧自釀白酒,由于沒有品牌影響力,每瓶售價不足10元錢,市場也局限在化德當地。針對這些情況,劉兆彬會長就品牌的建設與管理,國際國內、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品牌建設經驗、先進理念、工匠精神,深入淺出地授之以漁。李剛所長分享了品牌建設案例,把國家品牌研究所、國家品牌網在品牌建設管理工作中積累的“質量立身、親和傳播、持續維護”的十二字方針傳授給與會者。化德縣歷史上第一次品牌戰略培訓工作,得到了與會者的充分肯定。
中央編辦在化德縣扶貧攻堅中,與化德縣委、縣政府和貧困群眾同心同德,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在認真完成扶貧攻堅任務的同時,謀劃長遠,引入品牌建設推廣戰略,促進經濟發展質量,為穩定經濟社會基礎,將產生積極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