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昨天(28日)表示:已經和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現有網貸機構一律暫停新發校園貸,對存量業務進行整改退出。
三部門的通知指出,一些針對在校學生開展的借貸業務,突破了校園貸的范疇和底線,給校園安全和學生合法權益帶來了嚴重損害,為了從源頭上治理亂象,防范和化解校園貸風險,決定現階段,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
存量校園貸限期退出
對現有的存量校園貸,要制定整改計劃,明確退出時間表。對拒不整改或者超期沒有完成整改的機構,要暫停網貸業務的開展,依法依規關閉或取締。對涉嫌惡意欺詐、暴力催收、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移交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通知還明確,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楊東:完全都可以不經過審核就能獲得借貸等等,這些互聯網平臺不規范的一些行為導致了民間的高利貸的現象滲透到了本來可能滲透不到的大學生的群體,使得我們大學生群體也受到了高利貸的禍害。
建立不良校園貸責任追究制度
通知還要求各高校要健全舉報懲戒制度,建立不良校園貸責任追究制度。現階段,要向每一名學生發放校園貸風險確認書并簽字確認。未經校方批準,嚴禁任何人、任何組織在校園內進行校園貸相關活動,杜絕人才就業服務機構以培訓、求職、職業指導等名義,捆綁推薦信貸服務。
鼓勵商業銀行開發校園金融產品
在清理網貸機構校園貸的同時,三部門的通知還鼓勵商業銀行等機構開放校園金融產品,滿足大學生的融資需求。
通知明確,鼓勵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開發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產品,向大學生提供定制化、規范化的金融服務,合理設置信貸額度和利率。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教授 黃震:開正門堵旁門,客觀上這些需求是長期存在,并且也沒有得到必要的滿足,所以銀監會鼓勵商業銀行開發這個產品來滿足他們這些合理需求是一個非常好的引導。
通知還要求,開展校園貸的銀行應該制定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確保資金流向符合合同規定。認真審核貸款大學生的資質,如果發現貸款大學生存在資料造假等欺詐行為,應提前回收貸款。
據了解,目前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部分銀行已經在廣東、上海等地試點推出了針對大學生的貸款服務,上海一款針對學生的貸款產品,年利率5.8%,遠低于此前校園貸普遍百分之幾十的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