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期臨近,鐵路又迎來了調圖季,據悉,7月1日起,全國鐵路安排開行旅客列車2844.5對,其中動車組列車1696對,較原有運行圖增開97對。
近年來,公眾都感覺到對鐵路調圖似乎越來越頻繁,每逢春節(jié)、清明和五一,以及暑期和國慶等時間節(jié)點,都會做一些調整,究其原因,還是鐵路自身快速發(fā)展所促成,是鐵路總公司在全路“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效果的顯現。
筆者以為,鐵總推進的“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不僅是鐵路總公司內部要求,而且還是對社會公眾的服務承諾,值得我們思考度量。
在去年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yè)提質增效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走向市場的鐵路,經過強基礎、達標準、提質量等系列舉措之后,必然會迎來市場和旅客貨主的信賴,從而增加運輸量,提高運輸進賬,有更多的能力用于技術研發(fā)、設備升級、服務改進,實現合理循環(huán),促進自身優(yōu)質發(fā)展。
強基礎,提升了發(fā)展實力。強的就是鐵路設備基礎、人員基礎、技術基礎,特別是安全基礎。通過多年發(fā)展,鐵路是積累了不少經驗,但是,與社會大眾不斷增長的需求還有差距和距離,需要與時俱進的改進完善、補強短板,夯實客貨運輸基礎,從而增強市場生存實力。
達標準,維護了運輸安全。安全是鐵路客貨運輸的重中之重,是國家、社會和公眾最為關心的熱點焦點。而嚴格的落實制度標準,就能為安全生產提供堅實的保障。讓所有的工種、所有的設備都處于標準卡控之下,提供的所有運輸服務都受控于嚴格的標準之下,安全基礎也就會愈加穩(wěn)固。
提質量,贏得了社會贊譽。現代企業(yè)競爭,最核心的是服務質量,鐵路作為國有特大型的運輸企業(yè),她提供的客貨運輸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以及民生大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鐵總通過自身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產品質量,既保持了市場競爭力,又能給國家戰(zhàn)備安全、經濟發(fā)展、民眾出行等等,提供可靠的交通運輸保障。
增效益,增強了發(fā)展動力。企業(yè)發(fā)展壯大需要效益支持,作為改制之后,走向市場的鐵路,追求合理的經濟效益是企業(yè)屬性的回歸,符合商業(yè)經營規(guī)律。經過強基礎、達標準、提質量等系列舉措之后,必然會迎來市場和旅客貨主的信賴,從而增加運輸量,提高運輸進賬,有更多的能力用于技術研發(fā)、設備升級、服務改進,實現合理循環(huán),促進自身優(yōu)質發(fā)展。
社會發(fā)展進步,經濟市場振興,需要的是負責任、有擔當的企業(yè),鐵總的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不是初始,也不是結束,因為服務沒有終點,沒有最好,只要保持對市場、對顧客的敬畏,一定能用心生產好產品,增強發(fā)展無窮動力。(胡曉輝、何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