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保護海洋,從減船轉產做起
2016-12-14 16:04:00 來源:央廣網
筆者近日到寧波市象山縣、奉化區等漁業主產區采訪,發現漁民減船轉產熱情高漲。在象山縣,一個月時間內就有500多艘船只主動要求減船;在奉化區桐照村,船齡才11年還能服役十多年的林亞義,帶頭第一個減船轉產,帶動其他漁民紛紛上岸。漁民表示:主動轉產,是為了給子孫后代留口飯吃。
海洋資源日益枯竭問題已經日益嚴峻。以物產豐富的東海漁場為例,黃魚、帶魚、鯧魚和墨魚是東海傳統四大經濟魚類。早個三十年,一網下去幾萬斤大黃魚,那是常有的事;但最近十多年來,大黃魚已經日漸絕跡,帶魚、鯧魚和墨魚同樣如此,不僅產量越來越少,個頭也越來越小。一項數據顯示:2010 年前,東海鯧魚年產量基本維持在 10 萬噸以上。然而,到了 2013 年,浙江海區鯧魚的捕撈量僅為 8.5萬噸,且每年呈現 1 萬噸左右的下降趨勢。
人類必須停止無節制的捕撈,否則我們的子孫后代將來很可能會沒有魚吃;诖,東海從1995年開始伏季輪休。然而,伏季休漁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漁民紛紛反映:開漁后僅兩三個月,東海就無魚可打。其主要原因在于:船只越來越多,馬力越來越大。
一方面是海洋資源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大馬力鋼船越來越多,這是何故?漁民告訴筆者,國家對漁民實行柴油補貼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因素。從2006年開始,財政部、農業部對漁船實行柴油補貼。以一艘功率為440千瓦的鋼制漁船為例,一年的柴油補貼可達160多萬。這也導致柴油補貼成了漁民出海的主要利潤來源。而銀行,也因為看中柴油補貼政策托底,紛紛給予漁民貸款支持。一艘造價1700萬的大船,貸款最多的可達800多萬。巨大的利潤驅使,讓很多漁民不息負債,爭著造大船。由此出現了魚越來越少,船卻越造越大、越造越多的怪現象。
慶幸的是,魚少船多、柴油補貼政策不合理等現象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從2015年1月1日起,財政部、農業部聯合調整國內捕撈和養殖業補貼政策,逐年降低柴油補貼比例。近日,隨著新調整后的柴油補貼到位,漁民發現柴油補貼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而地方政府適逢其時,出臺補貼政策,積極引導漁民減船轉產,得到了漁民的擁護。
海洋資源衰減,呼吁漁民盡快轉產轉業,這樣的倡議提了多年,終于見到成效。其背后看似是行政手段起作用,實質是市場在指揮資源配置。海洋捕撈是逐利行為,只要有錢賺,就會有船出海。離開了政策的托底,有限的漁業資源,養不活巨型鋼船組成的龐大捕撈隊伍。優勝劣汰,那些捕撈能力弱、盈利水平差的漁民自然就會被倒逼退出市場。
漁民積極減船轉產,對于海洋生態修復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減輕負擔之后的海洋,可以加快自我修復。但漁民轉產后的去向問題依然不容小覷。地方政府當積極做好產業規劃、加大對轉產漁民的技能培訓,引導漁民積極開拓新的天地。不管怎樣,人退海進,我們已經在保護海洋上前進了一大步。(央廣網評論員曹美麗)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浙江
“冬天也能吃到這么美味的本地葡萄,真稀奇!”最近,浙江慈溪觀海衛美綠香葡萄農場十分熱鬧,農場主趙聰才精心培育的雙季葡萄成熟了,市民爭先前來品嘗。
2016-12-13 14:23:00
昨天下午,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啟用智能化審批網辦4.0版本,開展建筑業企業資質智能審批試點,將惠及浙江10000多家建筑業企業。
2016-12-13 12:50:00
記者今天從溫州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溫州口岸共完成入境醫療器械檢驗33批,金額1142.70萬美元,共檢出不合格25批,
2016-12-12 17:12: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