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關悅)據廣州海關消息,今年以來,廣州海關不斷優化文化藝術品從境外入區監管模式,充分運用綜合保稅區文物服務創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擔保方式,大力支持大灣區文化藝術產業建設。前三季度,廣州海關共在南沙綜合保稅區監管入區保稅藝術品5件,貨值1.38億元,進出區圖書1122萬冊、文創產品16.5萬件,貨值3.71億元。

  10月27日,一輛載有1.43萬冊教育輔導書的貨車從南沙綜合保稅區出發,2小時后,將經陸路從深圳口岸出口香港。

  負責這些圖書出口的廣州聯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圖書、兒童學習家具、兒童拼裝玩具等文化創意產品的保稅物流企業,受到南沙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疊加優勢的吸引,于2019年6月在南沙綜合保稅區投入運營。

  “南沙綜合保稅區獲批以后,我們充分享受到了政策便利。一方面綜合保稅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不實行許可證件管理,簡便了通關手續;另一方面,貨物入區后可享受保稅政策,進行保稅倉儲,降低了經營成本。”負責運輸這批圖書的廣州聯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經理周光豪說。

  文化藝術產業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的重點產業,發揮著帶動地區GDP增長、吸引人流、促進消費,增強國際間文化交流、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作用。

  為促進大灣區文化藝術產業發展,廣州海關著力探索適應文化貿易創新發展模式,充分運用綜合保稅區文物服務創新政策,簡化文化藝術品備案程序,縮短行政審批時限,允許企業自主選擇通過“暫時進出境貨物”“保稅展示”等方式開展出區展示活動,便利跨境藝術品和文物回流、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