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0月15日消息(記者雷愷 通訊員張偉峰 汪晶)為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陜西省市場監管局聯合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住建廳出臺《陜西省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十條措施》,共同護航學生們“舌尖上的安全”。

  這十條《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從嚴規范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行為,對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根據風險評級和信用等級,確定監管頻次,規范校園周邊食品生產經營行為。

  二是加強校園周邊流動攤販管理,設區的市城區中、小學校門外道路兩側100米范圍內、縣(市)城區中、小學校校門外道路兩側50米范圍內不得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

  三是推行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承諾制度,引導校園周邊食品生產經營者(包括食品生產小作坊、餐飲服務提供者、小飯桌經營者)自我承諾、履行承諾,并在經營場所予以公示。

  四是加大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培訓,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管理員、從業人員分別每年應進行不少于40個學時、20個學時的食品安全知識和職業道德培訓學習。

  五是實施校園周邊食品經營網格化監管,建立健全中、小學校周邊食品生產經營者監管信息檔案,通過監管信息二維碼等形式實現電子網格化監管。

  六是強化校園周邊食品抽檢,根據風險情況確定抽檢重點品種和檢驗項目,實現年度校園抽檢(含快檢)全覆蓋,加大校園周邊食品生產經營者隨機監督抽檢力度。

  七是實施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信息通報制度,突出開學、節假日返校等重要時間節點,每半年至少公示一 次公示校園周邊食品生產經營者檢查、抽檢、處罰以及取得資質的小飯桌經營者等信息。

  八是實施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邀請熱心家長、老師、媒體記者、志愿者等利用“隨手拍”等記錄方式,對校園周邊食品生產經營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監督和舉報。

  九是推行高鹽高糖高脂食品風險警示制度,引導校園周邊經營者不賣或者少賣高鹽、高糖、高脂食品及碳酸飲料等含糖飲料,并在銷售區設置警示標示。

  十是建立食品安全進校園進課堂活動,每學期每所學校(含托幼機構)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進課堂活動不少于一次,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培訓,增強孩子們的辨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