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9月25日消息(記者雷愷)陜西省文物局與四川省文物局、重慶市文物局今天(9月25日)在陜西漢中簽署“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三省市加強文物工作業務溝通,強化文物保護利用合作,探索文物保護利用改革新路徑,推進三省市文物事業協同發展,助力文化旅游事業發展。

  《協議》指出,落實《川陜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合作協議》,加強革命文物資源調查研究,開展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建立共享革命文物資源數據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川陜蘇區紅軍文化公園建設;組建紅色文化公園宣傳聯盟,開展紅色文化公園整體品牌塑造和營銷推介。加強秦、巴蜀古道(蜀道)線性文化遺產資源調查研究,深入挖掘其價值內涵,推動實施一批文物保護利用重點項目;啟動秦、巴蜀古道(蜀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工作。加強三國文化遺存調查研究,聯合編制保護利用規劃;建立互通共享的三國文化綜合信息管理平臺,推進重點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推動構建川陜渝三國文化學術研究體系。

  《協議》明確,聯合開展文物資源調查勘探和考古發掘,在大遺址保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建共享考古資料數據庫和考古成果,聯合舉辦考古成果報告會、專題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共同舉辦公眾考古系列活動。加強三省市在壁畫、土遺址、石窟寺、石刻等方面文物保護技術合作,開展文物保護利用關鍵技術研究,探索新材料、新技術等在文物保護領域應用,推動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建設。加強三省市文物收藏單位在文物保護修復、學術研究、陳列展覽、數字化智慧化建設、社會教育、科技創新、文創開發等方面全方位開展交流合作,圍繞秦、巴蜀文化等聯合策劃舉辦特色精品展覽。建立文物安全區域合作、文物安全平臺數據共享和文物行政執法協作機制,對跨區域重大文物違法案件開展聯合執法;開展文物安全交叉檢查評估,定期組織文物安全形勢研判。

  三省市文物部門表示,將共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共建共享文博專家庫,聯合開展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培養,常態化開展業務交流學習,共建國家文博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將加強溝通銜接、完善協調機制,每年就《協議》履行情況進行會商,及時研究解決《協議》履行中存在的問題,協調推進相關共建項目;涉及具體合作項目由三省市文物部門直屬文博單位承擔實施,省級文物部門作好組織協調并給予指導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