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9月21日消息(記者雷愷)進入秋季以來,氣溫持續走低,早晚溫差較大,正值全省托幼機構、中小學、大中專院校陸續開學,進入學校傳染病發病高發季節,亦是流行性乙型腦炎、出血熱等傳染性疾病多發時段。為進一步加強全省學校疾病防控工作,減少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根據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報告,結合既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情況及傳染病流行特點分析,陜西省教育廳今天(21日)發布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0年第3號預警。

  3號預警特別關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九月,大中小學校將陸續開學,易感學生在校內聚集,相互之間接觸頻繁,為疾病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較易發生呼吸道、腸道傳染病聚集性疫情。近期其他省份陸續報道諾如病毒病聚集性發病,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應高度重視做好防控工作,同時陜西省關中地區(西安、寶雞、咸陽、渭南)是流行性出血熱疫情高發地區,隨著來自其他地區的新生入學,出血熱發生的風險增加。

  建議加強學校及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管理,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控校長責任制,嚴格落實晨午檢、缺課登記、病因追蹤、病愈返校、通風消毒和疫情報告等各項防控措施;學校要組織開展呼吸道、腸道傳染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防治知識的宣教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多通風、多喝水,合理安排作息,提高身體素質;對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如流感、流腮、水痘等,按相關接種要求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西安、寶雞、咸陽、渭南等出血熱疫情高發地區高校的來校新生,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則下,鼓勵學生接種出血熱疫苗,切勿食用或接觸被老鼠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皮膚出血點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強化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的管理,嚴格執行學校食堂管理制度、完善自備水和二次供水的凈化消毒處理設施,加強水質的凈化消毒處理和檢測,確保師生食品及飲用水安全;加強呼吸道或腸道傳染病聚集性疫情監測,及時提出預防控制措施,做好對聚集性或暴發疫情的處置。

  3號預警還重點關注手足口病。隨著秋季學期開學,兒童聚集大幅增加手足口病傳染風險,發病數將會增多,應大力做好防控工作,竭力降低重癥率,避免發生死亡。建議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配合疾控部門強化手足口病防控知識的宣傳,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家長防病意識,一旦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特別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癥狀應及時就診;學校及托幼機構要嚴格落實晨午檢、缺課登記、疫情報告和衛生消毒制度,密切關注學生健康狀況,發現病兒及時隔離、上報。

  3號預警還關注輸入性新冠肺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提高警惕,繼續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鞏固陜西省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