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9月21日消息(記者王志勇 陳慶濱)日前,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從八個方面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發展。近年來,天津市把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推進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戰略引擎,突破多項“卡脖子”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全生態產業鏈布局,不斷壯大產業集群,全力打造全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助推高質量發展。
8月7日,隨著會議主持人的一聲宣布,天津市5G發展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成員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基礎電信企業,華為、中興、中信科等主要5G設備供應商,中科曙光、科大訊飛等多個行業領軍企業。目前,天津建成5G基站19000多個,涌現出海爾洗衣機互聯工廠、天津港5G智慧港口等一批全國知名的5G應用標桿。按照既定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天津市將建成5G網絡全覆蓋、產業生態完善、應用場景豐富、產業融合發展的全國一流5G城市。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周鵬:“抓5G應用發展,我們已經選擇10個垂直行業,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能制造、智能媒體等各方面,今年我們希望推出20個示范應用的試點,在全市推廣作為標桿,同時我們在積極推進58個5G的應用場景”。
作為“新基建”之首的5G技術,是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關鍵支撐。近年來,天津市出臺關于大力發展智能科技產業推動智能經濟發展建設智能社會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總體行動計劃,加速5G網絡、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多方共同發力下,以集成電路和軟件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天津迎來發展的黃金期。7月23日,天津飛騰公司線上正式發布了新一代高可擴展多路服務器芯片騰云S2500。該系列芯片采用16nm工藝,64核架構,是目前國產性能最強的多路服務器系統。相比于目前廣泛應用于各行業的飛騰2000+單路服務器產品,基于騰云S2500的多路服務器可以實現2倍至6倍的算力提升。 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承義表示,預計該產品年底將會在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5G、AI等領域實現規模應用。
“現在S2500就是多路的產品,最高可以到8路,所以它在整機的性能上會有一個大幅的提升,這樣的話對于支撐我們這個國家所倡導的新基建,未來做基站、數據中心的支持就更加得心應手了。原來我們一個機柜如果是只有單路的話,只能提供一定的運算量,現在我如果能提供4路、8路,半個機柜可能就提供相同的運算能力了。”
今年以來,天津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行業大事頻仍,產業生態鏈聚合優勢日益凸顯。今年3月份中標麒麟和銀河麒麟兩家操作系統企業實現整合落戶天津;6月份總投資100億元的騰訊IDC數據中心項目在天津高新區開工,該項目可容納30萬臺服務器,建成后將成為整個騰訊云云計算的重要節點和服務的重要支撐平臺;中科曙光還與360集團在云解決方案、云安全、新基建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聯合創新。操作系統是軟件之魂,今年8月份,麒麟軟件正式發布新一代自主創新操作系統產品 “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0”,該系統具有國內最高安全等級,最大特點是可以充分適應5G時代需求,打通手機、平板電腦、PC等,實現多端融合,目前已有1000家以上國內外主流生態企業,在麒麟操作系統V10上完成10000款以上的軟硬件產品適配。麒麟軟件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周瑞平:“目前我們的主要產品還是桌面操作系統和服務器操作系統,那么我們現在會向兩端發力,一個我們的虛擬化云,這樣的面向大數據云計算這么一個發展趨勢。 那么還有一個發展更大的面向我們對我們這種移動計算,人工智能這樣的一些支持物聯網,這是我們將來的整個的發展方向。我們今年我們預計收入我們都會達到5個億左右,我們會進一步擴展我們的人員,會增加到2000人左右。”
飛騰CPU+麒麟OS操作系統構成的“PK”體系,讓天津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軟實力”領跑全國。7月24日,中國長城(天津)基地自主安全電腦下線儀式在天津高新區舉行,這讓天津在信息技術硬件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天津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游說,天津長城項目一期計劃投資1億元,年產自主安全電腦30萬臺,預計年產值18億元。“該項目將依托中國長城在自主安全電腦產業領域的技術優勢、產業優勢、生態優勢,打造一個立足天津、輻射京津冀、面向環渤海的自主安全電腦智能制造中心,將在濱海新區內形成全國產化的CPU—操作系統—整機產業鏈條。”
在發展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技術過程中,天津提出技術創新要突出“以用立業”,瞄準應用目標和市場需求,推動科研成果加速轉化。依托天津雄厚的技術優勢,一批以共享經濟應用為主的新興業態公司在天津茁壯成長,發展勢頭迅猛。作為一家成立僅四年的公司,云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發的綜合服務平臺,面向全國范圍內5500多家平臺企業和4600多萬名個體經營者提供勞動服務分包、收入結算、人工智能報稅、保險保障等綜合服務。2017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75億元,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117.79億元,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347.12億元,2020年1至7月實現銷售收入230.70億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33%。云賬戶公司董事長楊暉說,連續四年高速增長的背后,是基于公司在技術研發上的持續高比例投入,“我們這三年快速發展,一個根本點還是我們持續不斷地做技術投入研發,吃技術飯、創新飯,因為服務這些數字經濟平臺企業,也只能通過數字經濟的方式,只能通過技術研發,提供好產品好服務的方式。我們2019年全年3個多億的技術研發投入,掙了點錢就投入到技術上,就投入在招募優秀科研技術互聯網人才上,確實要堅定信心,有相對長遠的眼光。”
通過多年的細心引育,麒麟、飛騰、360、曙光、紫光、長城、華為、騰訊、天地偉業、南大通用……天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群星閃耀,逐步形成“核心硬件層—基礎軟件層—應用服務層—載體平臺層”協同化創新體系。其中與信息安全產業相關的企業已經超過4200家,總體產值近2200億元。最近天津信息安全產業集群又獲批工信部2020年先進制造業集群,標志著天津信息安全產業已經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今年上半年,天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全行業實現收入1027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位列全國第二。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巡視員胡旭東說,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天津市的優勢支柱產業,已成為天津實現創新驅動、加速轉型、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下一步我們天津要在集成電路和軟件領域要重點支持,軟件行業到十四五末要達到4000億,硬件行業達到3500億,這樣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從人工智能到大數據、區塊鏈到互聯網、還有云計算等等這些領域,要打造我們天津自己有特色的產業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