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9也15日消息(記者劉濤)成都市政府網站9月14日發布《關于保持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出臺15條措施,嚴厲打擊屯地行為、控制房價過快增長,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被外界解讀為成都市出臺“房產新政15條”。
成都市“房產新政15條”從加強土地市場調控、落實金融審慎管理、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完善住房調控政策、加強市場監管監測、強化輿論宣傳引導六個方面,對成都市跟房地產相關的各個方面都做了詳細的規定,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繼續保持成都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成都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3249.8元/㎡,同比上升16.8%,成交面積超過1580萬㎡,同比上升13.9%。在全國范圍來看,成都也是樓市比較偏熱的城市。7月份成都市參加國務院房地產工作座談會,8月份又參加住建部召開的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會。這次成都出臺“房產新政15條”,被認為是落實兩次會議的精神,積極管控購房秩序和房價。
成都市“房產新政15條”有幾個方面比較受關注。第一個方面就是房源將進一步向無房家庭傾斜。新政中明確,要提高公證搖號中棚改、無房居民家庭優先的比例,棚改優先最低比例由10%提高到20%,無房居民家庭優先最低比例由棚改優先后剩余房源的50%提高到60%。
第二個方面就是增值稅免征門檻上調,由原來的滿2年免增值稅調整為滿5年免增值稅。這也意味著,個人在成都購買住房不足5年的,對外銷售的時候按照5%的標準全額繳納增值稅。
第三個方面就是在落實金融審慎管理方面。成都市提出,繼續執行好差別化信貸政策,嚴格審查購房首付資金來源,嚴防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等違規挪用于購房。同時,嚴格落實閑置土地處置規定,堅決打擊捂地、捂盤行為。
還有一個條款也引起關注,就是在加強市場監管監測方面,成都市提出,持續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頓工作,對涉嫌存在捂盤惜售、價外加價、虛假廣告、捏造和散布不實言論、哄抬房價、違規挪用各類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各類貸款主體等,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一些專家認為,成都此次調控針對性強,杜絕一切可能參與炒房的途徑,全力維護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穩定市場預期和市場房價。其中,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降低購房者通過轉讓獲利的預期,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的重要目標。加強首付資金監管,尤其是對經營貸、消費貸等監管加強,增加炒房者購房成本壓力,降低房地產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