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3日消息(記者吳媚苗)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實施范圍119.99平方公里,涵蓋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川南臨港片區。其中,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是三個片區當中覆蓋面積最大的一個片區。在“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四川自貿區云座談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成都自貿片區自掛牌以來,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圍繞產業發展過程的“堵點、痛點、難點”,加快打造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高地。
成都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朱容介紹,自2017年4月1日正式掛牌以來,成都自貿試驗區自主開展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對企業的吸引力。截至目前,該片區地方事權改革全面完成,一批創新成果向全國推廣。《總體方案》明確的155項改革試驗任務除3項屬于中央事權外,已完成152項,實施率達98.1%。探索形成430余項改革實踐案例,其中,“多式聯運‘一單制’”等12項改革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或學習借鑒。
截至到8月底,成都自貿試驗區累計注冊企業13萬余家,注冊資本1.9萬億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568家,注冊資本1292億元。2019年成都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數利用外資實際到位增速、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排名均居第三批自貿試驗區首位。
在開辦企業方面,通過綜合服務窗口、“一窗通”平臺,開辦手續壓縮50%,時間壓縮40%;辦理建筑許可方面,通過取消、合并一系列審批事項,整體辦結周期縮短近30%;登記財產方面,通過微信公眾號開通網簽預審、稅務預審等功能,后續交易登記申請及稅務繳納實現一窗受理,使審批時間縮減70%。
此外,成都自貿片區積極加大協同改革,釋放制度紅利,輻射帶動周邊經濟發展。通過延伸協同開放通道和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積極建立產業合作機制,有效地推動了輻射范圍的擴大和制度創新紅利的釋放。例如推動溫江區創建全省首批自貿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深化成德眉資同城化,與德陽市共建物流港,與廣漢市實現審批服務跨區域通辦。與萬州港、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建立中歐班列價格聯盟等20個方面的深入合作等。
朱容介紹,成都自貿試驗區通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增強金融服務功能、加快發展新興金融業態、積極探索金融風險監管方式等多項舉措,形成了面向全球市場的金融體系,為成都市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貢獻了堅實力量。
目前,全市共有各類金融機構及中介服務機構2750余家,居中西部城市前列。據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于2020年5月共同發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顯示,成都在全球金融中心百強排行榜中排名全球第74位,中國內地排名第5位。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本外幣存款余額4.31萬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3.92萬億元,分別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六、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