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8月3日消息(記者雷愷)陜西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日前發布了《陜西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行動計劃以產教融合為原則,將實施人才振興計劃、康養教育振興計劃、居民素質提升計劃和管理服務提升計劃和職教服務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工程,力爭經過3年努力,形成職業教育服務“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鏈條,實現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同頻互動、高質量發展。

  人才振興計劃將健全鄉村振興人才培養體系,建立與區域產業發展相匹配、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源源不斷地輸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人才;創新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模式,支持市域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鄉村振興產學研中心,開展技術研發、轉化與應用,開展中職-高職-本科銜接貫通人才培養試點;開展鄉村產業勞動力培訓,建立職業院校與政府、行業企業協同培訓機制,“一校一品”打造鄉村勞動力培訓品牌,重點開展鄉村旅游、家政服務、物流配送、養老服務、民俗文化等培訓。

  康養教育振興計劃將加快鄉村康養人才培養,支持職業院校開辦康養產業相關專業,采取中高職接續培養“3+2”模式,提高康養、護理人才培養質量,支持高職院校開展鄉村醫生學歷提升培養培訓;加強鄉村幼兒教育人才培養,發揮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辦學優勢,擴大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等專業培養規模,積極推動初中起點五年制幼兒園教師培養。

  居民素質提升計劃將支持職業院校扎根鄉土、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社區居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社區文化建設、現代鄉規民約培育,創建國家級、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示范區;支持職業院校通過教育、培訓,以及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民俗民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活動,培養一批文化傳承人,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管理服務提升計劃將培養高層次高素質農民隊伍,支持職業院校開展高素質農民學歷提升,重點實施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經營知識、管理技能等方面教育;培育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開展種養能手、農機操作能手、能工巧匠培訓,培育一批“土專家”“田秀才”、鄉村產業帶頭人、職業經紀人,提升生產經營能力;提升村組干部學歷層次,面向村組干部,舉辦農村綜合管理、公共服務等相關專業,實行靈活的辦學、招生、教學、管理模式,促進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同時,實施職教服務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工程,推進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大力支持進入“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8所高職院校,打造職教“龍頭”;實施省級“雙高計劃”,支持建設一批骨干高職院校、中職學校及專業、專業群;推進市屬高職院校特色發展,推進中職學校達標提質,力爭到2022年,中職基本辦學條件全部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