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7月9日消息(記者桂園)記者從山東省審計廳獲悉,山東省著力在健全完善審計整改機制、協同聯動跟蹤督查、推動系統整改、構建審計成果運用機制等環節上形成立體網絡,在促進深化改革、規范管理、防范風險、標本兼治中實現審計效能最大化。
在今年疫情防控財政資金和捐贈款物審計中,結合對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等單位的審計情況,山東省審計廳分析研判被審計單位管理中的風險點、薄弱環節,系統梳理出5類23項風險隱患,督促相關部門單位排查風險、做好防范。對于審計查出的問題,山東省完善審計整改工作機制,建立了重點整改事項掛牌督辦、約談等機制,實行對賬銷號制度,把審計報告反映問題分類細化,逐條列出整改責任單位、時效要求,形成“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堅持分類整改,不搞“一刀切”,特別是對因客觀原因確實無法整改到位的,要求講清問題的來龍去脈,提出避免同類問題再次發生的防范措施,不盲目壓任務,不變相推責任。同時,依托審計管理系統,開發建設覆蓋全省的“山東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系統”,集合統計分析、問題查詢、法規查詢、整改進度查詢等功能,實現全過程、全流程動態管理。
為倒逼整改走實見效,山東省審計廳加大公開力度,每年年中以“報告+問題清單”形式主動向社會全文公開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報告,年底則采取“答卷模式”,以“整改報告+整改清單”形式公開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以全面公開倒逼全面整改。山東省還完善聯動協作機制,把審計監督同人大監督、紀檢監察、巡視巡察、政務督查、輿論監督等力量貫通起來,在運用審計成果、查辦審計移送問題線索、巡視(巡察)與審計相結合、檢查督查等方面加強配合,形成監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