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6月11日消息(記者雷愷)獻血后容易感冒嗎?今天(11日)發布的《陜西省無償獻血人群發展報告(1998-2018)》及《獻血人群健康大數據研究》成果,首次用二十年無償獻血的大數據研究給出了答案。

  在第17個“世界獻血者日”來臨之際,《陜西省無償獻血人群發展報告(1998-2018)》及《獻血人群健康大數據研究》成果出爐。該研究以陜西省十個地市血站20年無償獻血人群為研究對象,在國內外首次對20年無償獻血人群特征變遷進行了研究。研究匹配對接了191萬健康檔案及其子庫,同時以陜西省20年無償獻血人員338萬對接陜西省居民健康檔案數據庫,完成119萬獻血人健康數據,并按條件匹配出191萬未獻血人群作為本次研究對照組,研究了獻血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人們常疑惑獻血后容易感冒嗎?研究結果顯示:獻血者隨著獻血次數的增多,門診看病次數有下降趨勢,最后一次獻血后半年內的門診率同樣顯著降低。上呼吸道感染是門診看病人次最多的疾病,數據顯示隨著獻血次數增加該疾病比例呈現下降趨勢。

  獻血次數多,一些慢病發病風險會變高嗎?以55歲以內獻血次數進行分組計算,55歲以前未住院者為納入條件,進行多因素分析,得到獻血三次以上者惡性腫瘤住院風險降低比例30%以上;四次獻血以上者心梗發病住院風險降低20%;三次獻血以上者內分泌系統疾病(糖尿病)發病住院風險降低20%以上。研究還顯示,獻血者較非獻血者住院時長更短、發病年齡更晚。

  也就是說,大數據研究表明,獻血人群門診看病次數及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幾率隨獻血次數的增多而減少;隨著獻血次數的增加惡性腫瘤、心梗、內分泌疾病等住院風險呈現降低趨勢,獻血人群相對非獻血人群的住院時長短、首次住院年齡大。

  陜西省無償獻血人群發展報告(1998-2018)暨獻血人群健康大數據研究成果,由陜西省人民醫院楊江存主任團隊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張磊教授團隊、陜西血液中心李恒新主任帶領的全省十個地市中心血站團隊、陜西省衛生計生政策評估與信息中心虢玲俠主任團隊完成。《報告》率先在國內用大數據勾勒了陜西省二十年無償獻血人群的發展變化特征,與1998年相比,2018年獻血人數增加了11.94倍,千人獻血率達到了13.05‰。1998~2018年全省累計獻血673.7萬人次,共計獻血量為211053萬毫升(不包含單采獻血量),獻血人數增長了11.94倍。雖然獻血率有所上升,但是還遠低于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2‰。報告還顯示:2009年之后18~25歲的獻血人群比例有所降低,而46~55歲的獻血人群比例有所提高。為研究制定陜西省無償獻血政策提供了數據支持,對推動陜西省乃至全國獻血事業意義重大。

  《獻血人群健康大數據研究》成果是以陜西省十個地市血站20年無償獻血人群大數據為依托,對接陜西省公民健康檔案數據信息,用大數據研究結果回答獻血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解釋了人們對于獻血的普遍疑問。經國內評審專家鑒定:該項目為迄今為止樣本量最大、追溯時間最長的聚焦于輸血醫學重點問題的回顧性隊列研究,難度大、創新性強,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