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6月5日消息(記者劉穎超)今天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環境日的主題是“關愛自然,刻不容緩”。上午10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公開發布《2019年山東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管言明介紹了2019年山東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狀況。
2019年,山東省控及以上138個地表水考核斷面中,除7個斷面全年斷流、1個實施河道整治外,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66個,占50.8%;ⅳ類50個,占38.5%;ⅴ類12個,占9.2%;劣ⅴ類2個,占1.5%。
海洋環境方面。2019年,按山東全省609個省控站位測算,一類、二類、三類、四類和劣四類海水水質面積比例分別為85.1%、9.3%、1.6%、1.4%和2.6%,水質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為94.4%,與2018年基本持平。
大氣環境方面。2019年,山東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50μg/m3,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為94μg/m3,二氧化硫(so2)濃度為14μg/m3,二氧化氮(no2)濃度為35μg/m3,臭氧(o3)濃度為186μg/m3,一氧化碳(co)濃度為1.5mg/m3。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5.42,重污染天數為12.3天,優良天數比例為59.7%。
聲環境方面。全山東省的晝間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12個市道路晝間交通聲環境質量評價屬于“好”,占75%。全省的噪聲功能區達標率晝間高于夜間,3類聲環境功能區的達標率高于其他類聲環境功能區。
輻射環境方面。山東省環境電離輻射水平保持穩定。電磁環境質量總體情況較好。電磁環境監測點及電磁輻射污染源監測點監測結果均與往年監測結果持平。
生態環境方面。截至2019年底,山東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45個,總面積728262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個,面積219543公頃;省級自然保護區38個,面積508719公頃。2019年,威海市、商河縣、諸城市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長島縣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