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4月10日消息(記者桂園)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油市場供應,多次調度、周密安排全省糧油儲備、加工和市場供應。目前山東省糧食儲備充裕,加工正常,流通順暢,完全能夠滿足城鄉居民需要,無需哄搶囤積。

  記者從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了解到,山東省糧食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千億斤以上。去年更是達到了1071億斤,位居全國第三位。每年可以向全社會提供商品糧800億斤以上。2014年山東省全面建立起中央、省和市縣三級儲備體系。截至2019年底,全省地方糧食儲備已全部充實到位;中央和地方儲備統算排全國前兩位。算上中央儲備和社會商品糧庫存,山東省現有糧食庫存能夠滿足全省一年的口糧供應。

  在保證原糧儲備規模的基礎上,山東省還在濟南、青島等全國重點大中城市和各市政府駐地以及價格易波動地區,建立了滿足10-15天市場供應量的成品糧油儲備。

  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王偉華說,目前山東省糧食儲備數量充足、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產量和口糧比達到324%,庫存消費比達到52%,遠高于17%-18%的國際警戒水平,轄區內僅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糧食儲備就占庫存總量的72%,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疫情期間為保證成品糧油供應,山東省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迅速調集省內283家糧油應急加工企業復工復產,短時間內復工復產率達到90%以上,快速滿足了疫情期間封城閉戶的群眾生活需要。2月26日,283家應急加工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山東省成為全國范圍內第一個應急加工企業全面復工的省份。283家應急加工企業僅面粉產量一天就能達到1億斤,全省1500家加工企業加工能力更大。

  山東省依托國家糧油統計信息系統和山東省糧食流通管理云平臺,建立了覆蓋全省的糧食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各類統計監測數據網絡直報。截至目前,山東省共設立城鎮調查戶5041戶、農村調查戶5884戶,設立86個國家級信息監測點、1000個省級市場信息監測點,監測原糧和成品糧10大類型,確保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和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從各市看,應急保供穩價體系實現閉環運行。截至2019年底,省及16市、126個縣(市、區)全部制訂應急預案,設立應急供應網點2157家,應急加工、配送和儲運企業698家,主食加工企業56家,一旦出現情況,能夠迅速反應、高效運轉、全力保供。

  近年來,山東省糧油加工業不斷發展壯大,各類糧食加工轉化產品供應全國。去年,山東省糧食產業經濟工業總產值4212億元,位居全國第一位。其中小麥加工年處理能力874億斤,約占全國21%;花生油料年處理能力60億斤,約占全國41%,大豆油料年處理能力420億斤,約占全國20%,完整的產業鏈條保證了成品糧油快速投放市場。

  目前山東省糧食價格總體平穩,未出現大的波動。從消費市場看,目前全省糧食消費需求穩定,價格運行總體平穩。為穩定消費者預期,山東省通過線上平臺“好糧有網”開展了亮庫存、保供應、穩預期的系列行動,打消群眾顧慮。2020年夏糧還有兩個月上市,受國際因素影響,夏糧收獲后,各類糧食企業入市采購的意愿可能強于往年,專家預計糧食市場價格會有小幅波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