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3月31日消息(記者趙聰聰)記者從重慶市商務委獲悉,中國(重慶)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三周年來,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城市群協同發展”,有力促進了重慶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2019年,重慶自貿試驗區創造了全市70%的進出口貿易額,集聚了全市25%的外資額。

  重慶市商務委副主任宋剛介紹,截至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151項改革試點任務已落實148項,落實率達98%。國家復制推廣的223項改革試點經驗和典型案例中適用重慶的206項,已復制推廣193項,復制推廣率為94%,其余13項正在加快推進。通過實施通關便利化改革措施,帶動重慶口岸整體通關進口時間壓縮60%以上,出口時間壓縮90%以上,空運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排全國空運口岸前列,集裝箱進出口合規成本降低100美元以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量位居全國前列,中西部第一。

  重慶自貿區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支撐作用顯現,在全國率先開通中歐班列。截至目前,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突破4500班,各項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渝滿俄班列開行累計突破1000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線路延伸至全球88個國家、213個港口,重慶正按照國家要求,組建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完善通道運行機制。江北國際機場累計開通國際及地區航線95條,開通中新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

  自2017年4月掛牌以來,重慶自貿試驗區在服務國家戰略、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全市改革開放發展各項事業注入了強勁動力。在自貿試驗區的支撐和引領下,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正全面提速。2019年,全市進出口總值5792.8億元、同比增長11%,高出全國增速7.6個百分點;全市服務貿易272億美元,同比數增長11.3%。實際利用外資103.1億美元,居中西部前列,連續9年達100億美元規模;世界500強企業累計落戶重慶293家。

  宋剛表示,下一步,重慶自貿試驗區將以統籌推進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建設為戰略契機,進一步推動制度型開放,深化差異化探索,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以高水平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