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貴陽3月11日消息(記者王珩 通訊員曉光)3月11日,記者從貴州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該局各級黨組織通過廣泛覆蓋抓巡查、提醒告誡抓預防、鐵腕嚴打抓執法、開辟通道抓保供、全力檢測抓支撐等“五抓”織密監管網絡,守住防控底線,通過“三覆蓋”“三強化”,切實保障價格平穩、市場安穩、質量安全。
面對市場監管工作面廣,不僅要保價保質,還要配合保障供應;量大,全省市場主體超過306萬戶,有零售資質的達140余萬戶,疫情期間需要關閉的經營場所12萬余家;事急,很多檢驗檢測當天交付當天就要出結果;復雜,違法手段花樣翻新,新業態頻繁出現,而微商等一些業態,監管缺乏法律授權等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迅速反應,扛起責任,積極應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疫情中展現了黨建“硬核”力量。
通過建立省、市、縣、分局三級四層縱向聯動機制,明確巡查責任到點到崗到人,出動執法人員15萬人(次)對藥店、商超等重點經營場所進行不間斷巡查,及時發現價格異常波動和違法違規行為;引導經營者公示防疫用品進銷價格,接受社會監督,對執法辦案進行日調度,做到重大案件全程跟進、疑難案件實時指導、一般案件跟蹤調度;對涉嫌價格違法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犯罪的,迅速移送公安機關,形成聯合打擊、多層次打擊的工作格局。
截至3月4日,共查處相關違法案件1580起,處罰金額超10萬元的價格違法大案位列全國第一,在全國率先對微商哄抬價格行為進行了頂格處罰;連續公布八批32起典型案例,向全省4400萬手機用戶發送違法典型案例,警示不法經營者;抽調40余名辦案骨干,組成10個督查組,固定對市(州)進行常態化督查,對查辦案件少、線索處置慢、不落實防控期間從重從快處罰要求等問題現場督導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