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3月6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陳琳 陳卓雯)近日海關總署出臺6條措施,支持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隨著這些措施的落地實施,廣東省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廣東自貿試驗區有望實現更大的政策疊加優勢。

  據了解,廣東自貿試驗區現有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灣兩個保稅港區,此次將直接受益于“支持自貿試驗區優先設立綜合保稅區、加快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轉型升級”兩項政策,有望在今年成功轉型為綜合保稅區,直接適用綜合保稅區的一攬子政策,進一步打造具備加工制造、研發設計、物流分撥、檢測維修、銷售服務等功能的“五大中心”。

廣東綜保區迎來進一步發展機遇(央廣網發 海關供圖)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介紹,廣東現有1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其中包括廣州白云機場和深圳鹽田2個綜合保稅區已經運作。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則在不久前剛剛獲得國家驗收通過。

  同時,廣東作為加工制造和外貿大省,廣州白云機場、深圳鹽田、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將受益于“推進全球維修和再制造業全面落地實施”和貿易便利化措施,進一步發展全球維修業務,促進加工制造和售后服務協同發展,形成特色產業優勢。

  據海關統計,2019年,廣東省內綜合保稅區和其他類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累計進出口7825億元,增長13.1%,廣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值3411億元,同比增長27.8%,雙雙實現良性發展,在廣東外貿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廣東綜保區迎來進一步發展機遇(央廣網發 海關供圖)

  據悉,海關總署6條措施包括支持自貿試驗區優先設立綜合保稅區,新設綜合保稅區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推進全球維修和再制造業務在區內全面落地實施,對具備監管條件的區內企業實施網上監管,加大對區內企業信用培育,大力推動“互聯網+保稅”監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