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3月4日消息(記者鄭澍)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呈現積極變化,交通運力復蘇,城市活力再現。3月4日,哈啰出行發布《哈啰順風車城市復工出行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復工期間廣大乘客使用順風車出行情況和相關防疫舉措進行梳理。報告顯示,廣東順風車“復工數據”領先,多個城市通勤訂單恢復率全國排名靠前。
乘客返程多 通勤訂單恢復顯著
報告顯示,依據順風車訂單量上漲趨勢來看,2月10日(即首批復工城市規定的最早復工日期)至2月24日,全國掀起復工潮,且每逢周一(2月17日、2月24日、3月2日)均會迎來復工小高潮,尤其在3月2日復工潮達到迄今最高峰,廣東、四川、浙江、福建、江蘇成為此期間順風車乘客流入前五省份。
在此基礎上,成都(+62.8%)、廣州(+56%)、南京(+46.8%)、福州(+42.4%)、深圳(+41.6%)、杭州(+38.9%)、廈門(+38.8%)、東莞(+38.7%)、上海(+36.6%)、長沙(+25.2%)十城領先進入復蘇狀態,這些城市近期市內順風車日均訂單量較疫情出現前均有明顯恢復。在此之中,廣東有三個城市入榜。
深圳(+37.8%)、廣州(+35.2%)、上海(+34.9%)、佛山(+30.6%)、成都(+28.5%)近期的通勤出行日均順風車訂單量也恢復顯著,成為復工出行最活躍的五大城市。其中,有三個是來自廣東的城市。在此期間,早晚高峰市內訂單在全國總訂單中的占比,深圳、廣州分別排名前二。
上海、重慶、深圳、廣州、成都順風車乘客的人均通勤距離位居全國前五。其中上海乘客單次通勤距離達15.7公里,為全國第一。
通勤高峰變分散 獨自乘坐成常態
疫情之下,乘坐順風車有何“正確姿勢”?對此報告指出,基于順風車運行的高靈活度,乘客可自主選擇乘車方案,先為自己建起防護屏障。
數據顯示,錯峰出行和減少拼座成為復工時期廣大順風車乘客的重要選擇。據統計,復工期間各地的通勤高峰時間比疫情出現前更加分散且時間更長,更多乘客選擇通過錯峰出行,并減少同車拼座人數,來減低通勤過程中的感染風險。
從全國來看,疫情出現前順風車通勤高峰集中于早8點至10點、晚18點至19點,近期則變為早7點至10點、晚16點至18點,且85%的用戶選擇一人出行,拼單率較正常時期下降41%,一車兩人(含司機)成為常態;92%的乘客則會在發布訂單時勾選訂單界面上專門設置的“我已戴好口罩”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