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3月1日消息(記者夏震宇)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津市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會同市委政法委、市衛健委、市公安局、市政務服務辦等相關部門和各區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優勢,加快科技研發攻關。據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主任邊柯柯介紹,天津市運用“津心辦”“津治通”“健康碼”等大數據平臺,通過多個應用場景,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運用“津心辦”平臺助力疫情防控,服務“掌上”辦事
“津心辦”是天津市政務服務移動端平臺,截至目前已上線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便民服務等各類服務事項1351項,實現“不見面、網上辦、掌上辦”。在服務疫情防控方面,于1月24日除夕當夜上線“防控疫情天津在行動”服務專區,先后推出查看周邊疫情、患者相同行程查詢、密切接觸者測量儀等便民服務應用,并通過中英文雙語及時發布疫情動態。在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方面,上線市級法人辦事事項956項,涵蓋設立變更、準營準辦、資質認證等領域。例如企業常用的“開辦一窗通”業務,近一個月以來已辦理超過1.2萬筆,平均每天300多筆。
“津治通”統管平臺服務基層防控,助力精準治理
“津治通”是天津市打造的市、區、街鎮、村居四級一體化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已實現全市域貫通應用。自去年9月上線以來,累計辦結各類社會治理事件56.1萬起。為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天津市通過“津治通”平臺相繼開通了“重大疫情隱患”和“企業復工復產”事件上報渠道,細分了16類網格化事件,上線了疫情快報系統,開發了“入戶排查”“重點關注”“網格工作”等功能模塊,方便基層網格員開展精準化入戶排查、人員管理、防疫宣傳、消殺防控等工作,助力社區防控工作“入網入格入家庭”。
運用“健康碼”判斷健康風險等級,便利市民復工出行
“健康碼”是天津市借鑒其他省市經驗做法,結合自身實際,運用大數據技術生成的個人專屬數字“通行證”,申請人可自行通過“津心辦”APP或支付寶小程序自主自愿申領,實現“一次申報、全市通用”。截至昨日24時,系統上線一天已超過26.5萬人申領,截至今日12時,已超過37萬人申領。
下一步,天津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各區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和平臺能力,推動加強京津冀地區聯防聯控,持續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