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2月18日消息(記者朱永 通訊員岑婧婧)據了解,國家外匯管理局為進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支持海南自貿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于1月21日批準海南省實施取消非金融企業外債逐筆登記等外匯創新政策。自2月7日正式實施該項政策后,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已成功為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兩家企業辦理一次性外債登記,登記金額折合人民幣142億元。近期,還將有兩家企業辦理折合人民幣280.46億元的外債登記。
在當前防控“新冠肺炎”的特殊時期,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開通了“外匯許可網上辦”綠色通道,通過電話、微信和電子郵件等“非接觸、不見面”方式指導銀行協助企業網上提交業務申請,讓企業可以“足不出戶”辦理業務。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業務辦理人員表示,原來每簽訂一份借款合同都要到外匯局辦理一次登記手續,現在只需要去一次外匯局辦理登記后,憑借合同就可以直接到銀行辦理后續手續,可以說這項政策真正做到降低企業的“腳底成本”,讓企業“少跑腿”,為企業“辦實事”。同時,還便于企業根據自身經營需要以及市場匯率、利率變化等情況,靈活開展融資安排,降低企業財務成本。
業務經辦銀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行和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表示,該項政策極大簡便了企業利用境外資金的流程和手續,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海南自貿區(港)跨境融資便利化水平。